曾国藩的为人做事-03大彻大悟!大展权谋
昨天我们讲到了曾国藩二度出山,态度大为转变,从一个愤青成了老奸巨猾的社会人。这一点他的老对手太平天国是最有体会的。
太平军的新秀将领李秀成被抓之后,曾国藩摆出了一副伪君子的那一套来劝降李秀成。在过程之中,曾国藩表现出了仁爱之心,也给了他换幻想和暗示了一些承诺,只要他归降,就可以替李秀成说好话,这让李秀成是大为感动,所以写下了投降书。然而曾国藩拿到这份投降自述之后,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了,迫不及一代的在南京就干掉了李秀成。他可能怕李秀成一旦被押解到京城,湘军中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可能就要曝光了。当然曾国藩也没有把这个事儿做的太绝,他给了李秀成一口棺材,也没有将他千刀万剐,而是斩首了之,这算是一私的补偿。
曾国藩为了夸大自己的战功呢,还对李秀成的投降书做了多处的修改。李秀成本来说洪秀全已经病死了,而曾国藩则给改成了他弟弟曾国荃。大兵压境,洪秀全慌乱之下服下了毒药自尽。另外,李秀成被抓的过程,也是因为落单儿被两个村民所俘获之后献给了曾国藩,而被曾国藩改成了被曾帅追兵拿获。这就暗示了大战胜利之后,擒获了敌军重要将领的意思。
此外,对于李秀成的自我批评也做了更改。李秀成本来说太平天国制度混乱,执政没有章法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曾国藩给他改成了不应该专保南京,而调动各路兵马。那意思就是说你看,他们死守南京,还是让我给攻破了。像什么左宗棠、李鸿章他们虽然也取得了胜利,但那是太平军主动撤回南京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跟我的功劳不可同日而语。可见曾国藩已经将好大喜功的这种手段玩的是相当的纯熟了,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官场的老油条。
作者说,曾国藩使用权谋之术倒也并非是要害谁,而是为了自己争取利益。经过前半生的官场失利,他深深的体会到了无权无是的悲剧,他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得按照官场的规则爬到那个高位去才行。但曾国藩的权谋也并不是一无底线的,比如当年的醇亲王奕譞,两次拉拢曾国藩,这人呢可不得了,他的老婆是慈禧的妹妹,后来掌握了实权,甚至兴建海军这么大的事,都是醇亲王奕譞挂名负责的,他的亲孙子呢,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而儿子载沣是清朝最后一任的摄政王,就这么一个人,属于是贪得无厌的那种,但曾国藩却死活瞧不上他,两次回绝了逸轩的邀请。
随后,曾国藩在天津教会案之后,被醇亲王的党羽所攻击。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曾国藩的志向其实并没有改变。他适应官场,但不代表他可以跟官场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