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此焦虑,如何破?-33面临转型,要不要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_生涯规划
这一周我将带领大家通过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学习,探讨生命的力度和可能性。
十多年前我刚开始在企业讲员工生涯规划的时候,常常有管理者担心的问,员工做完了生涯规划,最后都选择了离职怎么办?这种担心源于很多人都有的一种误解,认为生涯规划就是职业指导,只是在教怎么选择职业,要不要跳槽。事实上,生涯规划比职业指导的含义大得多,也深得多。他跟人本主义中全人教育的理念一样,探讨个人如何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最终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美国生涯发展理论大师都纳舒伯认为,生涯是指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他统合了人的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而生涯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终身发展的历程中,透过心智成熟和变化、社会角色和义务的转换,以及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延伸出不同的生涯抉择,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包含各种生活角色、工作、职务以及休闲活动的综合性的生活方式。
这两个定义涵盖了三个重要内容,第一,人是有差异的。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各不相同,所以适合的职业也各有差异。这一点我们在MBTI章节里学习过,本周还会从职业倾向和职业锚等方面继续学习。第二职业选择与适应是一个连续过程,人们对于职业的偏好和自身能力、生活与工作情境以及自我概念等,都会随着时间和经验而改变,都遵循着成长、探索、固定、维持和衰退这五个阶段。第三,职业发展的过程具有可塑性。职业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完成自我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外界发展互动与融合的过程,有多种的可能性可以主动塑造,逐步的接近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所以我们倡导企业给员工提供生涯规划,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在国外,生涯规划和发展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许多优秀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也会把有没有提供生涯规划作为企业是否重是人才福利好不好的重要考量因素。有一年,我带领二十多位心理专家为一家外企的中国员工提供生涯规划服务。一位留日和留美的双博士在谈到自己的生涯发展时,给我推荐了一本日本小说宫本武藏剑与禅说。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大,建议我一定要看一看。访谈结束,我立刻买来这本书,看完之后非常的喜欢我,也给许多人推荐了这本书,希望他们都能像小说的主角、日本著名武士宫本武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