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大师课-41先要《灭亡》才能有《新生》
我们今天来接着读巴金,说说他登上文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灭亡。这是一个带有暴力自我毁灭情节的故事,但是并不颓废,而是充满了激情。
我们上一回说到巴金是有强烈理想信条的,这个理想的基础是在他1927年23岁去法国留学的路上就确定的。他在轮船上写说,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的生活,正当的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预备贡献出我的一切,这个文字就像一篇G命宣言。巴金的这种人道主义和前面说的丰子恺是不一样的。丰子恺是普的同情和悲悯,反对暴力。而巴金因为有强烈的爱,所以也有明确的恨,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战斗。
这个时候国内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大军阀张作霖在北京大批逮捕残杀G产党人。可能有的朋友们知道李烈士就是那个时候遇害的。同时校长这些新知识分子也在上海残杀G产党员和国MD的左派人士,有很多像巴金一样怀着救国理想的青年牺牲了,这激起了巴金的无限愤怒,他写道,我实在没法静下心来。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每天晚上我感到寂寞时,就摊开练习本,一面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一面挥笔,一直写到我觉得脑筋迟钝才上床睡去。我写的不能说是小说,它们只是一些场面或者心理的描写。巴金认为,对那些散布暴力和恐怖的人,必须还以同样的恐怖颜色,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灭亡。
小说的男主角叫做杜大新,身上有很多巴金的影子。他也是在成都长大,也是从小性格善良敏感。在闹大饥荒的时候,他亲眼看到人们在城外的野地里挖了几个大坑,把饿死者的尸体一车一车的扔进坑里,像无数的蛆虫,惨不忍睹。杜大鑫先是希望能够在爱情上获得安慰,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妹,但表妹说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个没见过面的人,他就劝表妹说,我们的心是一样的,这是你的事儿,我们两个人的事,只管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这在那个年代,这是大逆不道的话呀,但也是无数青年的共同心声。可是他的表妹还是舍不得离开家,不愿意让父母生气。
杜大新本来打算去上海读书,但是生了大病,染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几乎是治不好的病……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