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44积极乐观|孩子最需要积极的解释风格
父母和教师都希望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因为这是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可是父母和教师是否反思过一个问题,就是你每天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的解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解释导致自信和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悲观和绝望,而您的解释风格都直接影响孩子的习惯与人格的形成。所以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孩子最需要积极的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在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看来,孩子能否是一种乐观的积极思想的关键与父母和教师的解释风格密切相关。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持续一辈子。有三个重要方面是孩子用来解释为何好的和坏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那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塞利格曼教授指出,人们的每一项解释不是永久性的,就是暂时性的。不是普遍性的,就是特殊性的,不是人格化或个人的,就是非个人的。
让我们来看一个消极解释的常见的案例。比如当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他沮丧的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我每一次考数学都考不好,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我不想学数学了。作为父母你会怎么评说,也就是怎么解释呢?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我发现有两种解释很常见。一是简单否定。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道,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真是笨到家了。你是马尾提豆腐提不得呀,你什么都学不好,你将来就等着喝西北风吧。你算是完了,我们也没有指望了。
第二种解释似乎温柔一些,但是效果更糟糕。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孩子别难过,你学不好数学是正常的,因为老爸老妈的数学细胞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孩子听了第一种解释会更加沮丧,听了第二种解释却似乎在绝望中找到了解脱的根据。他可能会说,原来是这个原因,都怪你们什么臭基因,连细胞都没传给我,还想学好数学吗?没门了。显然父母如此消极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自卑,甚至更加绝望,就更难以继续努力。
这样的解释就是消极解释。因为你把孩子的挫败解释为永久性的、普遍性的、人格化的,这些都是难以改变的原因,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从而导致习惯性无助。也就是说你的解释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挫败是无法改变的,在遭受挫折时滞留在任何最具毁灭性的原因中不能自保。这就是塞利格曼教授给悲观下的定义……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