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015心理的塑造:婴儿的外部秩序感(上)。
儿童的外部秩序感。儿童对秩序敏感的时期,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这种敏感性在儿童一岁以前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会一直持续到两岁。人们会非常惊诧儿童对于外界秩序的敏感,因为儿童通常被视为没有秩序感。当然,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各种物品杂乱堆集,被人搬来搬去,这样的秩序与儿童没有关系,也无法用来解释秩序的敏感性。
但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比如住宅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会变得非常明显。如果在这一段敏感期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心里。将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婴儿莫名的哭泣,无论大人使用什么办法进行安抚都无济于事呢。原因就在于此。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已经装下了一个大秘密,而与他朝夕相处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不要再怀疑儿童是否具有心理需求,我们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去观察孩子的感觉,关注孩子的需要。儿童对秩序有着天生的热情,从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尽管对于秩序的表达不那么清晰,但是儿童已经明确无误的表现出了对井然有序的需要。在一个秩序混乱的环境之中,儿童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痛苦。他们会用歇斯底里的哭喊表达自己的不满,有时这种疯狂的举动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年龄稍大的儿童以及成人对混乱的场面很容易忽略,而幼小的儿童却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对于秩序的敏感性不断降低直至完全丧失。
因此,秩序敏感期是一个暂时性、阶段性的时期,是人类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诸多敏感期之一,但却是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如果世界给予儿童的只是一片混乱不堪,这种负面的影响会潜移默化进入儿童的心理,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迷茫。忧伤及任性。因此呢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儿童对于秩序的需求,使他们对秩序感做出积极的回应,表现出热情、快乐和理智。
实际上,在婴儿出生后几个月,秩序敏感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往往只有那些经验丰富且留心观察的保姆才能发现。比如有一个保姆推着一个五个月大的女孩来到花园散步,小家伙对一块镶嵌在灰色墙壁上的白色大理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周围遍布鲜花,但是他每当看到大理石就会显得非常兴奋和高兴,而且每次来到花园都是如此,所以保姆每次都会把。孩子带到大理石前,很难想象一块石头能给孩子带来这样持久的愉悦。很多儿童早期出现的任性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于秩序的敏感遭到破坏所致……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