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人类简史》三部曲-30……或者抛弃肉身融入数据
在之前的吉祥里,咱们说到了今天社会最重要的思想,也就是人文主义正在面临危机,认为个人的内心至高无上的想法正在被挑战。在上一讲里咱们也说了一种挽救的办法,就是科技人文主义。但是他也没有解决咱们内心到底想要什么的问题。于是另外一种更加激进的办法诞生了,那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的核心想法就是我们不要再觉得每一个个人有什么特殊价值了。人的价值在于他给世界整体的数据流做了什么贡献。打个比方,同样是吃了一块好吃的蛋糕,人文主义会认为你舌头尝到的蛋糕的甜味和质感,吃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还有吃完之后留下的幸福的回忆,这些都是人类的价值,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数据主义则相反,他认为你内心觉得再好吃也没有用。你要给蛋糕拍照发朋友圈,要写个小作文夸奖他要明天接着买同款。总之要把这个蛋糕很好吃的信息传递给世界,这才是人类价值的所在。这个想法吧,表面看上去挺正常的,毕竟这个年头大家吃饭什么的都要先拍照,很多网红甚至是为了拍照发帖才去吃饭。但是我们仔细一想他又有点让人不舒服,这样随随便便抛弃人的内心,是不是显得太浅薄太低俗了呢?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仅仅在于他发的帖子有多少阅读量,那也太可怕了吧。的确,要让数据主义的想法渗透全社会,那是非常奇怪,甚至有点吓人。但是社会上有很多领域和组织,其实暗地里都已经接受这种想法了。比如说计算机科学显然就会接受这样的观点,毕竟他们日常处理的就是数据。而生物科学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专注于数据,而不是活生生的生物个体了,就连经济的决策都是按照数据运行。
如果有一家奶茶店的奶茶受欢迎,来买的人多了,他们就会生意好,赚钱多,容易从银行贷到款,或者容易吸引到投资给这家奶茶店投钱的人。可能根本没有喝过他们家的奶茶,甚至见都没见过,但是没关系,数据证明他们家很好,于是呢,他们家就很好。也许这一家奶茶根本不好喝,只是店员小哥长得帅,突然成了网红。那也没关系,数据主义只看数据。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买奶茶也好,发帖也好,都是数据处理的一部分。
未来简史这本书主张就说就连美苏争霸这样的历史大事件,都可以用数据主义的思路来解释。当年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看起来都很强大,但是苏联的经济是中央计划的……
龙爸开讲关注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