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如何养成?-26听莫扎特更聪明?胎教音乐的误区!
您听说过莫扎特效应吗?据说给婴儿甚至胎儿听精挑细选选的古典音乐就能提高智商,是吗?音乐和智商到底有什么关系?
莫扎特效应源起于199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罗斯切与加州大学的肖提出了一个假设,这音乐和空间推理能力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也就是音乐能提高空间的推理能力。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将36名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分成了三组,一组聆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一组听通俗音乐,一组则不听任何音乐。实验方法就是单纯的欣赏,被动的听。十分钟后对被测试学生呢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听了莫扎特音乐的学生的测试成绩比其他组高出了8到9个百分点。但这种效果持续了10到15分钟之后就会消失。这是个严肃的实验,证明了听莫扎特音乐对大学生的空间推理测试有正面影响。结论发表在科学界最最著名的自然杂志上。
但是很快这项研究的意义就被延伸推广。延伸推广的第一步就是实验中两名研究者,一名罗斯切认为,如果经常给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或者类似莫扎特的音乐会,永久性的提高空间推理能力,并且影响终身。但是注意,上面做的实验对实验的对象是成年人,并不是儿童,因此螺丝的延展只是猜测。
延伸推广的第二步是美国大众媒体对此实验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宣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各大唱片商店里有关莫扎特音乐的CD很快就被销售一空。最终法国医生托马提斯首次提出莫扎effect这个术语。商业化随之而来。
在市场上我们能看到莫扎特效应这本书,能看到大量的儿童智商的音乐和胎教音乐,号称能提高孩子的智商,这实在是太简单了,什么也不要做,只是被动的给孩子放音乐听,就能够提高孩子的智商。世界上还有比这性价比更高的事儿吗?毫无疑问,罗斯奇和肖的发现引起了巨大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但是很快有人对莫扎特效应产生了质疑,认为莫扎特的音乐的旋律流畅令人心快,能最大化的激发人们的欢乐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提高了智商。为了解决这一质疑,科学家从事了动物实验,给老鼠提莫扎特。结果显示听莫扎特音乐的幼鼠成长的速度比听轻音乐的幼鼠要快,并且患病的几率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