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百年推理经典-03从天而降的馅饼
在上一讲里,杜斌在局长身上做了关于感官盲区的试验。试验成功,杜斌很有自信的说,我已经知道那封信在哪了,咱们这就把它拿回来。
杜斌和局长来到地先生面前,地先生依旧在读着那份蓝色文件。看到局长又回来了,不禁有些惊讶。不等他开口,杜斌过去一把将文件抢过来,递给局长说,伙计,东西到手了,信就在这儿。局长拿过来仔细一看,可不是嘛,这就是外国元首给法国贵族写的信。又是半座强盗搜身,就是把房间翻个底朝天。兜了这么大一圈,没想到他竟然一直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杜斌解释说,毕先生知道,任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敢光明正大的把信拿到警C眼前。这么一来,就形成了感官盲区,这个盲区于是成了隐藏信件的最佳选择题。
自己听局长讲了事情的经过,察觉到了一个奇怪的点地,先生始终把一份文件握在手里,而其他地方又找不到信。于是在局长身上试验成功后,大胆做出了推理,文件就是信,信就是文件。看到杜斌揭穿了自己设下的感官盲区的先生,只好认输。就这样,推理小说中的第一个大反派终于败在了第一个名侦探的手下。怎么样,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精妙啊?在那个年代,人们可以读到的小说大都是深厚、沉重的、要的这样一种全新的、烧脑的、轻快的文体,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被读者追捧,四处传播,没过几年就从美国漂洋过海传到了英国。
在英国,很多赫赫有名的作家都开始创作推理小说,比如写出了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的大文豪狄更斯就是其中之一。这么一来,自然有一大批推理小说问世。这些作品吸引了大量粉丝,其中就包括一名医生。这名医生是医学博士,在伦敦开了一家诊所,不过诊所的生意一直不好,医生从早做到晚也没有一个病人上门。这么一来,他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开始阅读各式各样的推理小说。
读多了,医生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读了这么多,为什么不试着自己写一部呢?万一成了,就可以靠写故事赚钱,总比呆在诊所没事干要好吧。于是,医生开始了创作他最喜欢坡写的那些故事,最崇拜大侦探杜宾,所以照猫画虎,也塑造了一对搭档,一个是无所不能的天才侦探,另一个是忠诚老实的伙伴。侦探负责破案,伙伴负责讲故事。思前想后,医生决定以自己为原型来塑造那个伙伴。这个人也是个医生,精通医学知识,但脑子却不太灵光,反应总比侦探慢一拍。
他把这个角色命名为华生,那个侦探伙伴则被命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说到这里你一定听明白了,这名医生就是柯南道尔。他因为创作了福尔摩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