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本书学历史-30天国之秋
今天给大家讲的这本书叫天国之秋,作者是美国学者裴世峰。这本书获得了2012年坎迪尔历史大奖。卡迪尔历史大奖就是相当于文学圈,说起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圈内奖金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写作大奖。能获得这么高的奖项,可见这本书出手非凡。
这本书主要是以太平天国为研究对象,对于后来学者来说是不太容易讨好的。为什么呢?太平天国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很难再发现什么新的史料、新的材料、旧材料旧史料的解读。前代学者几乎所有角度都已经做过了,你再写写什么也写不过人家,只能做一点边边角角的工作,这样意思就不大。而本书作者裴世峰体现了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东,也就是史观,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太平天国。换言之,我们以往是从国内的视角去看太平天国运动,而他站在国际视角上来看他他发现同时期爆发了南北战争,导致英国Z府做出错误决策,最终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乍一看觉得这种说法匪夷所思,其实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中国是积贫积弱,很难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有英国当时这么一个强大的外部势力介入,不论是太平天国也好,还是清Z府也好,谁把他拉到自己这一面,谁就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事实上,太平天国和清Z府都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一度情况非常有利于太平天国。只是因为文化的偏见,一些偶然的因素,历史的无奈,包括还有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合力,导致太平天国一次次错过了机遇,最终加速了它的灭亡。
我们来具体看这本书,先从洪仁玕讲起。洪仁玕他是洪秀全的族弟,和洪秀全当年一块去学基督教,一块儿创立拜上帝会。但是到拜上帝会起事的时候,他没赶上。因为清Z府已经开始严厉打击,他东奔西跑,最后跑到了HK,就没有加入太平军。在HK成为了一个传教士的助理,留了下来。而洪秀全带领着太平军一路向北,到了1851年的时候成立太平天国。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以为就是很小的一这个社会纠纷。
1853年的时候,太平军打下了南京定都在此这个时候,太平军已经扩展到50万人。全世界都开始感到很震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西方人对他感到很好奇,一方面觉得太平天国他也信仰上帝,他也有一套宗教礼仪,和西方很相近。所以西方的很多传教士对他有一点点好感。另一方面大家对他又确实不了解……
龙爸开讲关注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