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训练营-03为什么孩子总是哭:多拍拍、抱抱、摇摇、走走
今天是我们的第三讲。很多过来人会警告新手爸妈,就是那些刚做爸爸妈妈的,可别娃娃一哭就去抱一抱,他就学坏了,以后变得非抱不可。也有很多正在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D会抱怨这娃娃被惯坏了,整天哭一哭就得抱一抱,就不哭,后来更坏了,不但得抱,还得抱着走,抱着摇不走,不摇也哭。
娃娃该不该报,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这当中学问大了,今天我们先从正面看,对出生的婴儿抱抱、拍拍、摸摸瑶瑶有什么道理,有什么好处?首先让我们想想,当娃娃在妈妈肚子里,是不是等于一天24个小时,接连两百多天都被曝被咬,而且是悬浮在羊水里头,那摇可舒服极了。已经浇灌了两百多天的娃娃,如果他要抱抱有什么错吗?如果他一离开妈妈的肚子就被打入冷宫。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娃娃会不会感觉孤独无助?他小小的心灵会不会紧张?他生存的本能会怎么样表现?
让我先举两个小动物的例子,我在纽约很想养一只贵宾狗,有人对我说别去医一般的宠物店,因为不知道道路,不知道会不会是近亲繁殖,不会有病,最好去找专门的培育贵宾狗的地方。于是我上网先找到贵宾狗的协会,再找到繁殖贵宾狗的家庭。那个确实是家庭,他们的要价很高,可是一开口就强调那是他们家里带的,不像是农场集体放养的。我就问那有什么不同,对方说了,差异可大了。从刚出生就跟着狗妈妈,被狗妈妈疼爱,被主人照顾,活在爱当中。小狗当然不一样啊,他们长得更快,长得更好,更活泼,也更跟人接近,不像是农场式的养法。小狗被圈在拥挤的地方,根本不知道跟人在一起的感觉,更不熟悉家庭的气氛,是童年的狗狗不健康。
再让我们看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一只小猴子出生了,实验人员把小猴代理妈妈就离开妈妈,交给两个假的代理妈妈。一个是用铁丝编成的母猴子的样子,怀里放着奶瓶,另外一个是用软软棉布做的母猴子怀里没有奶瓶。结果小猴子回到铁丝妈妈那儿去吸奶,再回到棉布妈妈的怀里。如果棉布妈妈身上也装个奶瓶,小猴子就再也不会去铁丝妈妈那儿。而当实验人员吓小猴子,小猴子会躲到棉布妈妈那儿,不会去铁丝妈妈那儿寻求保护。碰上陌生的东西,如果笼子里头只有铁丝妈妈,小猴子会比较畏缩……
龙爸开讲关注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