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家学思考-21下:来!终结拖延症
上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思维,它的名字有点长,叫做把背包扔过墙的思维。上节课的最后,我们也提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把背包扔过墙思维来解决的问题。最直接的是拖延症。这节课我们就从拖延症开始,聊聊如何善用把背包扔过墙的思维,做到执行力满分。
拖延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它常常使得我们在事情的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的开始,这样事情不容易干好。而且我们本身也会因为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其实拖延症是有类型的,拖延症的类型可以分为期限性拖延、个人事务拖延、简单拖延和复杂拖延。我们来逐个的了解,期限性拖延是把那些有时间期限的事情放在截止日期逼近时才开始做。比如放假时有的同学会倾向于先放松的玩儿,等到假期临近时再去完成作业。这种类型的拖延往往容易出现效率和质量的协调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个人事物拖延,它是指习惯性的推迟你原本早就应该做的日常琐事,导致事物积压。比如你原本计划这周要整理房间,却从周一拖到了周五,最后说周末整理也行。而简单拖延往往与犹豫有关。当你觉得有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顺手,或者让你感觉不愉快的时候,你就会抗拒和退缩,即使很简单也迟迟没有完成。我们还是拿做作业来举例子,也许你本来并不是想拖到最后期限再完成作业的,但也许你做某一个数学题的时候算了几遍都没有得到正确答案,这是你产生了挫败和不想做了的情绪,简单拖延就因此产生了。
最后复杂拖延通常是因为某些任务过于庞大,或者需要较高的技能和知识,我们因此而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拖延通常伴随着自我怀疑或完美主义等等因素。如果你倾向于用完美主义的方式思考,既想尽快完成作业,又想保证很高的正确率,还想让自己的版面非常赏心悦目。而如果达不到你期待的标准,你就不肯全心投入,或者你宁愿先干点别的,这样就会导致服复杂拖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拖延,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焦虑。而如果我们能够采用把背包扔过墙的思维模型,就有可能战胜拖延症,迎来一个更积极有效的生活方式。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从三个角度告诉你如何对付拖延,提高效率。
首先第一点是我们要改变自己对拖延的看法,不要把自己贴上拖延症患者的标签,也不要给他人贴上这样的标签。因为当你认定自己是拖延症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你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