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心理学解读社会现象-21自卑
我已经多次在课程里提到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能靠脸吃饭的人。当然就是现代含蓄的说法了。换做更直白的语言,就是说在相貌方面我是有自卑的。
说到自卑,你可能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自卑通常是由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引起的。而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个目标的相信定程度。也就是说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够凭借外形就吸引你。
于是节目出来之后,就有人安慰我说,老师你还是蛮不错的,不用太自卑了。确实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不错,而且是优秀的。所以一个人的自卑并非要否定他的所有方面。我可以对相貌方面是自卑的,但并不妨碍我在其他方面充满自信。因此自我效能感有很强的针对性,常常可以针对某些很具体的事件。比如你可能对学数学的自我效能感很低,所以在数学上有点自卑。但你学英语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就很高,所以对英语充满了自信。
也有人特别暖心的和我说,老师我真心觉得你挺帅的,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确实在那么一瞬间我差点就信了。但一个人自卑与否,有时候与他实际的情况并不一定有关系。如果你认为一个长得不好看,不够聪明,成绩不那么出色的人才会自卑,那你就误解自卑了。有些人在我们看来明明已经非常优秀了,颜值很高智商很高,才华横溢,而且还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但并不妨碍他仍然可能脱离客观事实,依然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自卑是一个很主观的状态,与他的实际成就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自卑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比不上的感觉,这种比较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比较的对象呢,可能是外在标准或是他人,也可能是内在的自己。当一个人在比较的时候产生了比不上或者比较弱的感觉时,自卑感也就产生了。每个人的比较标准不一样,别人看来优不优秀和自己眼里优不优秀可能完全是两码事儿,所以一个人会不会产生自卑,不是看他怎么样,而是看他觉得自己怎么样,一个人可能在别人眼里熠熠生辉,但他在自己眼里却黯淡无光。我猜,你虽然已经知道了自卑和优秀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你一定更加好奇,为什么明明很优秀的人还会要自卑呢?不久前,有一个被翻译成骗子综合症的新词被收录进了牛津英语词典。
你不要听到骗子这两个字,就以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故意欺骗他人的人,也不要听到综合症呢,就有点恐慌,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心理疾病。实际上,骗子综合症说的就是那些优秀而又自卑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对自我能力进行否定的倾向,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78年提出来的,说的是一个人从内心里否定自我能力……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