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高效学习法-09策略:快速梳理知识框架
今天和你分享的内容是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更容易拿高分。凌晨考试,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用题海战术。
有个河南同学说,老师我每天学到凌晨两点,早晨5点40就起床,中午还要休息20分钟,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左右。这么努力,为什么我的成绩提升的不明显呢?我都开始没有信心了。对于这种疲劳症我是坚决反对的。要知道在衡水中学,每个高三的学生每天至少要睡八个半小时,晚上十点钟睡,早上5点40醒,中午还要休息50分钟,这是硬性的规定。睡得如此的多,为何他们普遍还能考出好成绩呢?
其实复习的关键不是刷题多,而是要有技巧,会总结。今天我就来和大家系统的说一下,如何更有战略的高效复习。高效复习的第一个技巧,根据高性价付出比的战略重点复习最容易提分的科目。如果考试是一场战斗,要有全局战略的意识,而不是死磕一门。比如考试前很多父母告诉孩子天天突击自己的薄弱科目,结果孩子力不从心,越来越没有信心,这样的学生疲于奔命,很努力的学习某一门功课,成绩上去了一点,但是其他科目又下来了,总分还是差不多,感觉自己很努力,但是成绩没有很大的改变。
那什么是战略呢?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中考也好,高考也好,录取标准是看孩子的总分,而不是单柯。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很好的了解,找到自己快速提升的方法。
比如我们要选择哪一科来提高成绩呢?估计99%的人会说选最差的那个科目,其实不是的,而是要选择当下付出回报比最多的科目。比如数学,平时考120分,你付出十分的努力可能考140分。同样花十分的努力在物理上,物理可能从50分提高到30分。花在英语上,英语可能从70分提高到110分。相比之下同样的努力,一个让总分提高了20分,一个让总分提高了30分,一个是40分。那么选择提高40分的科目就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战略。所以你可以有个孩子分析一下,哪一门科目是自己稍微努力就能够很快提升的科目,让孩子把时间用在这个科目上才是最好的选择。
高效复习的第二个技巧,找到提升弱势科目的突破点。很多人认为偏科是能力问题,这是不对的。比如一个数学好的人,说明他的理性思维是好的,他就不会存在化学或者是物理的本质性困难。然而很有可能偏科是情绪问题导致的恶性循环。比如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说话方式,觉得这门功课的老师太凶了,或者我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一次课没有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