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课-49青春期孩子的自伤冲动
今天要说的就是自我意识篇当中的最后一讲了。这最后一讲的话题有些沉重。我们要聊的是青少年自残自杀,还是跟我们自我独立的困惑有很大的关系。有资料显示说在我国初中生是自残自杀的最高人群之一。
在生命朝气蓬勃的时候,你怎么发生这样的事儿呢?我们可以从三点来理解,第一,自残、自杀与攻击性问题。第二,因为长大而孤独,因为孤独而冲动。第三,父母需要拖住孩子的混乱的自我。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点,自残、自杀攻击性问题。拿着刀在自己手上划,拿着烟头在自己手腕上烫,那该有多疼,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按照一般的想法,一定是当事人生存环境极其的糟糕,他才会这么干。但是往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恰恰相反,这么干的孩子很少是来自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家庭,反而是来自根本就没有温饱问题,甚至是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当中,甚至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家庭当中。
那么是不是孩子碰到实在过不去的事呢?其实也不是,常常是考试成绩差,被父母的批评两句的,一直玩游戏手机被父母没收的,甚至没有任何的刺J情况之下,这孩子就做出这种极端的事情。那怎么说伤自己也很疼,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也是人的本能。对孩子怎么就会这么做呢?在这儿我用心理学来给各位解释一下,就是这个孩子的自我崩溃了,无法控制自己。
那么又该是一种什么巨大的力量让一个正值青春好年华的孩子这么做呢?这已经是超出一般人的一个理智能理解的范围了。我们把这股力量叫做攻击性,也就是当事人长久以来在内心聚集了很多的愤怒、委屈、怨恨。出于人的本能正常的情况,这股力量产生的攻击性是会向外的,会打人、骂人,最少也是抱怨、喋喋不休,或者是拳打墙壁,脚踢木门。连最亲的父母也可能常常中招。但是有那么一些人,没法把这力量有效的向外发泄,而是转向攻击自身,N待自己身体,甚至结束生命。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患者,任何事儿都跟自己过不去,把生命的活力全部都压到自己的身体的内部,在自己内心当中自己厮杀自己。
再来看看第二点,因为长大而孤独,因为孤独而冲动。为什么是初中生自残自杀情况更多呢?这也是跟这个年龄段有着直接的关系的。青春期之前,小学生他们自我意识还没太觉醒,碰到事情大多都是父母出面解决,碰到困难可以率性的哭闹。高中以后相对来说就有些成熟了,有负面的情绪了,自我消耗能量的也是比较弱了,多数还能应对……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