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儒林外史》-20潘三:衙门中多少猫腻?
上一集我们讲到匡超人进入杭州的名士群以后,父亲遗传给他的农村青年的淳朴一点一点的丧失。今天我们讲一讲匡超人如何在金钱的Y惑下,进一步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话说匡超人到了杭州,第一个去找的是曾经帮助过他的马2先生。但不巧的是马二先生不在杭州,矿超人就又去找一个叫潘三的人。因为匡超人来杭州前,有个老乡告诉他去杭州可以投靠这个潘三,结果潘三出差去了外地也不在,匡超人这才经人介绍进入杭州的名士群。
此时的矿潮人一边与名士们胡混,一边做起了马二先生的工作,选批八股文,好赚些钱维持自己的生活。这匡超人有小聪明,学什么都非常快,人家送来三百多篇文章,要求他20天内批出来。初学炸裂的矿超人六天就批完了,这个选本的粗制滥造也就可想而知。等到潘三出差回来,立刻就来找矿。超人老乡曾跟匡超人说,潘三是个极慷慨的人,这倒是没有说谎。潘三确实是一个嵇康凯的人,他尽心尽意的照应了在杭州举目无亲的矿超人,但是潘三在照应矿超人的同时,也把他拉下了水。那么矿超人是怎么在潘三的引导下一步步堕落的呢?咱们接着往下。
潘森和匡超人初次见面,得知匡超人和杭州名士圈的人混在一起,就毫不客气的把这些名士数落得一文不值。潘三在衙门供职,对这些名士的底细了如指掌。在潘三眼里,这些所谓的名士都是一些呆子。潘三对西子湖畔的这帮假名士的愚蠢、浅薄、酸腐看得一清二楚。他讨厌名士的假斯文,嘲笑这些名士们遇着人就借银子。
虽然潘三不过是衙门里的一个小吏,但他阅历很广,目光敏锐,精明强干,他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捞钱,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他劝旷超人说和那些假名士们吟诗唱和,是能穿还是能吃啊?那些虚名要他干什么?倒不如做一些有实惠的事情。这有实惠的事情,就是有钱可赚的事。潘三的意思就是要让矿超人辅助他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赚钱。潘三需要一个读书人,因为有些黑活需要一点文化才做得来,比如说伪造文书,匡超人则需要金钱以改变窘迫的经济状况。
两人一拍即合,匡超人毫不犹豫的上了潘三的贼船。这是匡超人堕落的关键的一步,他从突破道德底线又向前跨了一步,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潘三身在衙门,但他的手伸得很长,在社会上很有势力。他带着矿超人去饭店吃饭,饭店里的人一见是潘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