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武侠小说史-30什么是当代侠客精神?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说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侠客精神。对于今天来说,除了文学和娱乐,它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很难明确定义侠客精神的内涵。听完前面29讲,你肯定记得他是一直发展变异的。汉代游侠与清代侠客完全是两种人执行两套规则。即使在同一个作者笔下,品格英雄和性格英雄也存在深层次的冲突。
我可以换一个方式来描述侠和侠客精神。侠有一个基本特点,他们是和自己订立道德契约的人,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很罕见也很可贵的。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先秦的士人阶层的自我意识产生了侠客精神的萌芽。作为家臣,他们接受土地俸禄就尽忠职守,这是贵族内部的伦理契约。豫让和子路的选择都是遵守这个契约,他们珍惜名誉,轻视生死,恩仇必报。尤氏把这种高贵的战士精神和责任意识带到了民间社会,用于民间事务。郭姐和后来的江湖侠客开始主动疏远权力。通常来说,人们认为侠客的共同点是相同的行为和立场。但抽象分析在各类侠客信条背后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点,就是侠客是自我选择的身份和立场,他们是与自己签订道德契约,自己监督执行。
在这门课里,我一直在通过武侠的话题在和你讨论中国世俗文化。我们前面说过,传统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宗法治理,道德是事先被规定好的,只要照着做就行。其实,人的情感也是如此,中国人重视的情感不是伦理性、制度性的情感,自然和自由的情感必须要服从制度情感。比如过去的人看戏台上的梁祝,再同情梁山伯祝英台,也会觉得父母决定婚姻是天经地义。如果祝英台那时候说你要尊重我的爱情,人们是听不懂的。当时所谓的世俗情理,是以宗法的道德为框架,用人的情感来修饰。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也能看出来,能脱离这种秩序的侠客精神是多么稀缺,从红夫女聂隐娘到黄蓉小龙女,终于可以自由选择爱人了,和情感一道被解放的就是江湖。
侠客可以自己选择道德,正是因为这个守则是他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像传统文化中的绝大多数行为准则是生来就必须遵守的。所以当他和自己立约以后,无论多么难执行,也会一诺千金。他首先答应的是自己,而不是请求他的人。这就像孟子所说的,君子经过反省后,觉得自己符合仁义原则,他们敢于虽千万人,无往矣,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