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13年-16|1911下:清廷是如何被推翻的?
1911年,大学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方案决议在界首成立国语调查总会,各省设分会,调查各地区的语词、语法应用,审定国语标准,同时编辑国语课、本国语词典和方言对照表等等。这一系列举措目的是向全国各地的士农工商普及国语。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方言伶俐,地区事件交流十分困难。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语言的统一可以促进地域间的交流融合,对工商业的发展,强化国民共同的国家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要推行普通话的原因。然而,新Z府想要统一国语,他的国土却已经无法再完成统一。1911年临近结束时,全国各地已经有14个省份独立,未独立的山东、直隶等地区不同规模的起兵也在境内陆续爆发。此时,界面所能控制的土地只剩下少有的几个北方省份,半壁江山已经失去,而另一半江山也摇摇欲坠。在G命爆发后,最终王载沣不得不重新请出袁世凯,让他去河南项城养病的他出山平乱。在接下来几个月中,袁世凯一面派精锐的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迫使南方G命政权去从自己的意志,一面要点到为止,并不想一举扑灭南方的G命力量,而是借助G命党人的威胁,不断给清Z府施压,以便达到了进一步揽权的目的,最后坐收南北合一之功,通过纵横百合又拉又打的伸直手腕,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
其中的细节,我们在此前三期节目寻找袁世凯中已经有过详细的讲述,在本系列视频中,我们真正想探讨的问题在于,辛亥G命为什么如此轻易的成功,蜻蜓又为何因此而众人猝死?要知道,在此之前,G命党人曾经集中力量发动过十几次起兵,这些起兵无论规模还是投入的心血,都不逊色于武昌城头发起这场反叛,但他们均以失败告终,连一个县城都没有打下来过。武昌起兵的出现像是一场偶然,它并不是由同盟会正式策划和领导,而是由活跃于地方的G命党人自发的。就是他的胜利,以及他所引发的摧枯拉朽的裂变式反应,无论对于蜻蜓,还是孙Z山、黄兴等G命党领袖都猝不及防。
当时发表评论说,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G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G命。相比于太平天国起兵导致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人,这场推翻清王朝的G命,各方死者不过数万人,一些省份的独立甚至不曾流血,不费一枪一弹。这迅速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小的胜利让人感到眩晕。尽管不流血可以减少生灵涂炭,但就G命的历史规律而言,他也可能为往后的民G埋下动荡的祸根……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