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红楼梦》-02“林下”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林黛玉的清高、反抗、失忆等等,曾经几乎是一边倒的被赞颂者。但偶尔也有不同的声音,说他刻薄任性小事儿的非常多。
今天我们不站队,我们只是从小说文本出发了,看看如何理解林黛玉这个形象。他为什么自称草木之人?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谨言慎行,可是后来却嘴巴比刀子还尖,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小说没有正面写他的五官长相,那他到底美在哪里?判词将他比拟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的谢道运。他身上那种隐者的气息是怎样的?他的诗到底写的怎么样?为什么他说自己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呢?
最后我们还要从他的几个影子人物形象,诸如秦文林、关刘三姐,来分析林黛玉最后的人生结局。老明白那句治本结来还结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到底什么意思?这些问题我想都是大家想知道的。
林黛玉自称草木之人,第28回中,元春给贾府众人端午节赏礼,宝玉宝钗礼物是一样的。黛玉就说到,我没这么大福金寿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这句话是大有内涵的,能帮助我们认识林黛玉在红楼梦里的基本人设。
首先草木之人的设定呼应了红楼梦开篇的还丽神话。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草,他下是人间是要报偿神音逝者的灌溉之恩。之前我们说过神爷逝者与顽石之间是有一些共通性的。下世到人间就构成了二合一的贾宝玉。
草木和石头都是自然之物,而石头之美者就是玉玉,是天地的精华,同样是自然之物,而且对草木它有滋养作用。荀子上就说过,玉在山而草木润,它们象征着自然最为纯粹的本真,而不像经所,它是人力所为,或者象征着红尘富贵。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里说,虽是以金雕,想以佳肴,玉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也是拿茎和草木做对比。
在中国文化里,草、石会被视为是庙堂的对立。比如说有一个词叫草野,就是乡镇民间。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面说知屋漏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啊,草野就是这个用法。
唐代的张九龄有一首诗叫感觉,里边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者。这个美人折的意思是说将山中草木折下来,献给达人显贵。但是草木和石头它也有很大的不同,草木是很柔弱的,容易因为风霜而摧折。楚辞上说,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