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20家长如何给孩子做音乐启蒙教育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好像不是学音乐的家长就教不了孩子音乐。很多家长除了放点音乐给孩子听以外,最多就是唱点儿歌,干脆等孩子大一点再送去学一门乐器。结果很多家长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学着学着就不去了,花了大价钱买到家里的乐器,最后只能成为摆设。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孩子的音乐能力不够,学习乐器对他来说有很大的压力。第二,孩子没有产生持久稳定的兴趣。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学习音乐之前,体验是第一位的,体验一定要先于学习。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先生建议孩子们,音乐的学习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始,在游戏的快乐中引向正轨。有研究表明,0到3岁是孩子音乐早教的黄金时期,家长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从小家长有没有提供足够的音乐学习机会去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家长提供的学习机会是不是在快乐的游戏中来实现的?这两点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音乐学习能够发展到哪里。
那么有些家长又要问了,我又不懂音乐,怎么可以引导孩子学音乐呢?其实你不需要真正的学过音乐,只需要会唱简单的儿歌,你的身体能够自由的摇摆就够了。我想大家都可以做到。本节课我就会推荐几个适合0到3岁的音乐启蒙游戏方式,通过简单的好玩的音乐游戏,最大限度地来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
好,第一个是声音游戏多的老师在2到3个月宝宝互动游戏中就讲到,宝宝到3个月的时候能够清晰地发出三种声音。而我们的宝贝大概从四个月开始,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我们仔细去观察就可以发现孩子们咿咿呀呀的发音还是有音调的,像唱歌一样的动听。其实他们是在模仿大人说话的韵律和腔调,几乎包括了语言里的所有特征,音高、节奏、表情,就只差语义了。所以有科学家说孩子们在学习说话之前,是先学会了语言中的音乐。这个时候我们大人就应该去模仿孩子的音调和节奏。像托德老师节目中说到的那样,孩子发出声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放慢速度,并且夸张的去模仿和回应。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发出更多的更加丰富的声音。
另外我们平时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的放高音调,放慢语速跟孩子交流。比如说我们如果问宝贝宝贝你在干什么,可以说成宝贝你在干什么?再比如说如果我们问孩子,你看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可以说成你看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