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养育-004教育误区|你再这样,以后别想我带你出去玩!
上节课我们讲了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这十分重要。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如何形成对自己的信念,对他人的信念,以及当他们不相信自己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才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正面养育-004教育误区|你再这样,以后别想我带你出去玩!
上节课我们讲了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这十分重要。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如何形成对自己的信念,对他人的信念,以及当他们不相信自己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才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很多这些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基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比如,如果你使用产生激励效果的养育工具,孩子的信念也会很积极。如果你使用产生打击效果的养育工具,孩子的信念就会很沮丧。所有的惩罚都会让孩子沮丧,而所有正面管教的工具都能够产生激励的效果。我们在线下开展正面管教工作坊的时候,会做体验式活动,让父母扮演孩子进入孩子的世界,体验孩子的思考方式,以及孩子如何根据父母的教育方法做出下一步的决定。稍后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体验式活动的角色扮演。现在我想先解释一下为什么,等一下我要问你在扮演孩子时的感觉、想法和决定。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思维本身没有意义。思维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会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去思考问题,并且赋予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自己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为了找到这种终极的意义,孩子和我们一样会决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如果他们没有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就会做一些别的行为,用来补偿这种缺憾。孩子在没有得到足够归属感和价值感时,用的那种补偿的方式很容易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良行为。所以父母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不需要通过不良行为来错误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在正面管教中我们经常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从哪儿得到的这种荒谬的想法?为了帮助孩子做得更好,我们却要让他们先感觉更糟。我们说这是个荒谬的想法,因为它没有道理。脑科学表明,孩子在感觉更糟的时候不会做得更好。即使他们在受到惩罚时表现的更好了,但是他们却在自我价值和创造力方面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感觉更好时做的更好。
英文是childrenfeelBetter,doBetter,这是一句很受欢迎的正面管教的话,也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很具有激励作用。因为孩子们感觉更好的时候,就是会做的更好,至少大部分时间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我最喜欢的体验式活动来理解上面说的内容。这个活动叫做命令与提问。很多人抱怨孩子不听话,做完这个活动以后你就会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