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古希腊史-06城邦制:为什么是古希腊文明的内核?
咱们这个为期一年的欧洲史课程。如果把它视为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话,前面的五讲这是个电场赛,从这一讲开始,正赛就算是开锣了。这时候我要再次强调一下咱们这个课程的主线,就是哈罗德拉斯韦尔的那句话,谁、何时、以何种方式得到什么?
欧洲文明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散发出了璀璨的光芒,这就是公元前8世纪出现的古希腊城邦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menarebynaturepoliticalanimals.这句话经常被翻译成人是天生的Z治动物。其实这个翻译是错的。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天生的城邦动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politic这个词,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城邦事务。所以在在他的著作Z治学里,亚里士多德就说脱离了城邦的人非神即兽。
古希腊文明的内核就是它的城邦制。咱们这一讲就来重点说一下城邦制。先后出现过的古希腊城邦多达1500个,分布也极为广泛,从地中海最西端的直布罗陀海峡,一直到黑海最东端的里奥尼河入海口。如此一来,希腊城邦的地理分布与埃及那样的领土国家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古埃及是一个大饼,而希腊城邦却是分散的,像一包薯条撒在地上。所以柏拉图才说希腊人环海而居,向青蛙环绕着池塘。
那么城邦制最大的特点是不是分散呢?咱们拿中国的情况来做个比较。所谓上古万国,志下3000,于情则无那。上古万国其实就是农耕部落,因为受限于当时使得技术和交通条件,农耕部落的范围都不大,部落和部落之间也并不相邻,彼此之间有大片的空地,也就是詹姆斯斯科特所说的非国家空间。
即使是到了春秋战国,我们看左传啊,两国打仗,小营各四城而去,大营隔七十城而去。可见古代中国也是撒在地上一包薯片这么个结构啊,这种扁片状的分布。今天你开车从四川到陕西,三下秦岭,也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分散的薯片。每个薯片半径大概是48公里左右,这个大小并不是偶然的,因为48公里是一个人步行一天的距离,所以不奇怪的是大多数希腊城邦也是这么个大小。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城邦的大小要以一个人的目的能眺望到他的边界的位置。柏拉图呢,不用点,您看他用耳朵听,他说,城邦合适的大小是敲钟开会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能听到。可见分散和小并不是希腊城邦的特点,古代中国和梯帝国也都是这样。
那么希腊城邦制与我们中国的这个上古万国到底有哪里不一样呢?那咱们这边上古万国治下3000于心则无说的,其实就是个大鱼吃小鱼的兼并……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