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08云冈大佛:它为什么气魄非凡?
在这一讲我要跟你讲一件巨大的作品,山西大同的云岗露天大佛。虽然这是一尊坐像,却有13.7米高,差不多就是普通住房的四层楼那么高。这座佛原本不是露天的,但是由于外面的建筑物坍塌,才成了露天雕塑。他是中国美术史上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作品。
人们为什么要打造这么巨大的佛像呢?这个问题不难理解。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知道人们总是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和强化自己的信仰。关键是怎么造,最终要呈现出什么样子。我们就先来说说它怎么能造得这么宏大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跟上一讲的敦煌做个比较。云岗跟敦煌齐名,但是功能完全不同。敦煌石窟建在沙漠边缘,渐渐发展成给丝绸之路上的往来商人祈祷祭拜的服务区。它是纯民间的,也是地域性的,洞窟的规模比较小,而鉴于北魏的云岗石窟则代表了皇家的博大气势。别看都是石窟,风格完全不一样。敦煌的壁画是画在墙上的,而云岗的壁画是浮雕在石窟壁上直接雕出来的。云岗石窟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由帝王的力量开凿的石窟,皇家气势不光体现在大佛的尺寸上,云岗石窟整体规模也非常惊人。云岗石窟主体部分的修建大约用了30年,整个石窟是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主要的洞窟有53个,佛像啊、菩萨像啊、供养人的像啊等等,大大小小的造像放在一起差不多有五万多。
主导修建石窟的是北魏的文成帝。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王朝,北魏的首都建在平城,和平的平,也就是今天的大同。北魏尊崇佛教,为文成帝继位之后更加重视佛法,于是他就请了一位高僧谈要和尚在平城开凿五窟,这五窟的中央都矗立了巨大的如来佛,用来象征北魏的五位皇帝。据说这个最大的露天大佛就是根据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佛、帝王、新的国家和文化三者就在这尊大佛身上合一了。这种大不光是尺寸上的大,还是一种理念上的至高和至美。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觉得它的博大的美,它的静默的美,它的慈祥的美,远远超过了我的理解。他怎么能这么完美呢?在这儿我要把我体会到的完美分享给你。
大佛全身比例匀称,造型简洁,盘腿坐着,我们在下面看的时候,觉得这个石头好像很松散,但是从胸部以上基本上是花岗岩,食指非常坚硬,雕刻难度很高,可是正因为食指坚硬,所以直到1500年之后,我们再看云岗露天大佛,可以清晰的看到浑厚的双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