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一起读古典名著-06《水浒传》的女性,为何多是”红颜祸水“?
水浒传全部都是亲生父女的,连那个女英雄都没什么本事。阎婆惜这个女子的出现了,是根据故事情节建构的需要,它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让宋江把他杀了。
跟大师一起读古典名著-06《水浒传》的女性,为何多是”红颜祸水“?
水浒传全部都是亲生父女的,连那个女英雄都没什么本事。阎婆惜这个女子的出现了,是根据故事情节建构的需要,它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让宋江把他杀了。
各位B站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季德军教授。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是水浒传为何这样写女性。有一个著名的水浒研究专家叫聂甘奴,他写过一本书叫水浒。无论他说水浒传全部都是亲生父女的。连那个女英雄都没什么本事,唯一像有点本事的扈三娘,却被林冲擒来,有宋江做主,嫁给了皮少辉、王矮虎了。这话虽然说的有点过头,但基本上合乎实际。比如水浒传中的红颜美女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就多被写成了银富祸水。而所谓的女英雄顾大嫂、孙二娘则被写成了缺少女人味的母大虫母夜叉。这个扈三娘虽然长得很漂亮,但却泯灭了恩仇意识与哀怨情感,形式木偶。
其他次要角色,如第五回中的金翠莲,第七回中的林冲娘子、第五回73回中的两个刘太公之女、第32回中的张太公之女、第58回中的画匠之女等,也都是因为美艳动人,或自造奇耻大辱,或祸及丈夫家人,他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祸水的作用。至于风尘女子白秀英、李瑞兰等,其狠毒,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为什么水浒传要这样描写女性呢?这确实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如果追本溯源,我们不得不认为水浒传鄙视女性,多少是与万恶淫为首、色是护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
封建时代衡量一个女子是好是坏的,这个首要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够守真持节。如果身为人父,不思从一而终,竟敢红杏出墙,那么不仅父母国人皆见之,甚至还会被视为长庚,或遭休,或遭杀,根本不需要追问他们为什么会失足。尽管我们现在有不少学者,在调查了潘金莲、潘巧云等十足的原因之后,要为他们主持公道,认为应该将他们当成具有正常要求的人来看待,要认识到他们追求爱与欲的满足,并没有什么过错,错只错在那个以男权为中心,无视女性个性自由和爱的权利的不公正的世道。并进而指出,假如他们不是因为出身卑微难以谋生,假如他们有选择配偶的权利和改嫁的自由,假如他们不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畸形的婚姻道德的束缚,那么他们的悲剧命运难道说就不可以避免吗?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毕竟是我们现代人的观点。
而封建时代的观念,则是万恶淫为首。一个女子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与这个银子沾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