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纲要-31精细化管理:产品流如何塑造国家能力
上一讲我给你介绍了第二次工业G命之后能量流的变革。其中石油的分布和控制权主导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格局。
这一讲我们主要来讲讲产品流。前面我们讲到过第一次工业G命最主要的产品流就是钢铁、铁路和纺织业。但是第二次工业G命的产品流没有那么集中,汽车、电灯、电话、电视、冰箱那么多新产品涌现出来,哪有一个行业、一个领域能覆盖呢?所以第二次工业G命不存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但是没有这个主导产业,不等于产品流的背后没有统一的力量。你想想看,如果你进入一个车间,不管是汽车零件制作车间,还是冰箱零件制作车间,你能感受到的共性是什么呢?是不是严格的秩序,有条不紊的分工和快节奏的生产,这种感受其实就是由这股统一力量塑造的那就是流水线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今天的你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很了不得的。当时美国是搞流水线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最好的国家,就是凭着这个生产经验,美国在产品流奠定了绝对的竞争优势,所以后来二战中才能成为所谓的兵工厂,美国甚至还把这套经验应用到Z府机构上,由此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行政机关。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又要说回能量流。上一讲我们讲到过,第二次工业G命后,还有第二种核心能量流,那就是电力。前面讲煤炭的时候,我们已经介绍过,动力源会影响生产组织方式。比如在煤炭时代,工厂的动力源来自蒸汽机,所有工业生产都围绕这个动力源展开,于是有了集中化生产。而到了电力时代,电网密布整个工厂,你的机器就可以灵活布置,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就有了可能。
但是这回带来相应的问题,比如规模大,效率就一定高吗?还真不一定。咱们都熟悉大企业人浮于事的弊病,所以规模跟效率,尤其是管理效率之间不一定能画完全的等号,这就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今天我们都熟悉的精细化管理。它的本质是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来指引工人的具体行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你看,流水线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产物,这又是能量流引起产品流变革的一个证明。
最早大规模应用流水线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公司是美国的福特公司。当时汽车造价很高于是福特,就从这上面下功夫,他提出口号,要让每个人都开得起汽车。最后他还真做到了。福特T型车在1914年可以只售44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