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千古文章-07b故国:庾信的想象怎么超越现实疆界?《哀江南赋序》
这一次我们来说千古文章这一讲我们读于心的哀江南赋序。这篇文章里的故国之思是一种包含文化情感的疼痛。这种念及故国伤痛不能自已的情感,在古代其实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蜀离之悲,属实黄米的学名。离就是分离,它是诗经里的一个篇目,讲的是东周士大夫看到宗庙宫室被毁时的哀伤。
文人追忆的故国,其实并不是Z治或者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中国古代的Z治版图变化很剧烈,边疆忽大忽小,古人的地理活动范围又窄,所追忆的故国江山到底是哪一片,自己见过没有?较真起来也没准儿。而追忆中的故国不是地理的国土,而是文化范畴里的中国。另外,虽然王朝不断更替,而中华文化却是连续的,所以还可以说文人们追忆的是同一个文化中国。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是说国家的离乱特别容易激发强烈的情感,写出有力的文字来。于信就是一个亲身经历了这种凌乱的人,也就有了哀江南赋序的沉痛和哀伤。
前半生的于信可以说过得相当幸福,他生活在南朝的第三个朝代梁朝,梁朝502年立国,557年覆灭。虽然存续的时间短,却是一个相当辉煌的时期,尤其在文化创作力上是很强的。梁武帝萧衍在位的47年里,国内没有爆发战争,养成了繁荣安逸的时代气质。于信就是这样时代里的宫廷贵族文人,他和他的父亲都是有名的文学家,都在太子的东宫做官,这对文官父子也都受到了皇帝父子的宠爱,享受着随意出入宫门的待遇。
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完成了一件文学史上的大事业。他主持编辑的文选收录了从周代到六朝的文章,这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建立了古代文学的基础系统。当时于信父子和文学家徐灵父子的文体被称为是徐余体,是文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于信更是南北朝公认的文学明星,只要他有新的诗文出手,就立刻会在京城四处传抄。今天我们对于信那种文体的评价比较负面,说他辞藻艳丽造作,写的也都是浮云的宫廷生活,但是还原到时代里看,他有自身的逻辑。这是梁朝皇家的两代人,在40年的和平里培养出了一种贵族范儿。宫廷文学的感情必须和宫廷生活一致,需要克制含蓄,不能奔放狂热,也不能是陶渊明那种自由自在。他的遣词造句必须有严格的规矩,内涵要通过隐喻和典故来曲折的传达,这些历史和文学背景对我们后面的内容很重要。
可惜,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梁朝的崩溃是突然到来的。548年,被梁武帝收容的北方大将侯景突然叛乱,迅速攻陷了守住健康,把梁武帝饿死在了台城……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