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大师课-18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这节课我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是在阅读故事类绘本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更换人物,让孩子成为绘本故事里的主人公,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新的故事。借助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用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孩子,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老想总结出一些道理教育孩子。比如要听妈妈的话,不能乱丢东西,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但是这种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孩子来说,其实基本上是无效的。首先,小孩子处在具象化思维的阶段,对于抽象的道理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理解能力。你讲一点点或许还可以稍微多讲点,但很可能就理解不到位,记不住你等于白讲,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其次,你读个绘本,讲个故事,还必须得有一个冗长的大道理跟在那里,多没劲。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对讲道理不感兴趣,甚至还会对绘本阅读敬而远之,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第三,优秀的绘本内容元素都是非常丰富的,仅仅只是总结为一个简单的道理,往往就只能覆盖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其他有意思的内容就全都被忽略了,你多可惜。
我曾经有一个助教在带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就犯过类似的错误。那一次他们读的是野兽国,那是一个非常富有幻想力的绘本。可是读着读着,我就听见他在问孩子,这个绘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回答不上来,因为小孩子还沉浸在野兽国的那个狂欢的幻想世界的氛围里面。然后这个小助教他就自己总结跟孩子说,这个绘本告诉我们要听妈妈的话。我的学生当时就很懵,说实话我也是很懵的。这样读绘本不仅达不到阅读的效果,而且阅读本身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嗯,那么你可能会问了,不讲道理怎么样才能给到孩子合适的教育和引导呢?难道我们读绘本就仅仅只能读开心呢?
有一些绘本里面的确会有比较明显的教育倾向,比如一个情绪系列的绘本,但是可以教给孩子很多处理情绪的方法的。像这种类型的书,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讲一讲?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小孩子的思维特点,就是它是具象思维的教育。小孩子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讲道理并不是最佳方法,更有效的是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其实绘本恰恰是在这个方面可以给到我们很好的支持。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放到绘本故事里去,让他成为故事里面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