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大发明-38糖:我们需要吃糖吗
在咱们的生活里,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除了你喜欢吃的棒棒糖、水果糖、奶糖,还有棉花糖之外,我们常吃的蛋糕里边有糖,喝的可乐里边有糖,爱吃的糖醋排骨里边也有糖。好像是只要是吃的就都跟这个糖有点关系。那一吃到甜食,我们也会感觉到非常的开心。
不过糖虽然说它吃起来是甜甜的,可是它背后的历史却是苦涩的。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在制糖的方法还没有出现之前,咱们祖先的甜点,也就是说他们能吃到的甜甜的东西主要就是水果还有蜂蜜了。像这两样东西在当时都是很珍贵的美食,尤其是蜂蜜,一般只有皇室贵族才能吃得到。所以大家都想要吃糖,光靠水果和丰富那肯定是不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方法,从这个粮食里边或者是甘蔗里边提取出了糖,这才让大多数人都能吃到美味的甜品。
根据相关的记载,在大概是3000年以前,也就是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那会儿人们就已经懂得制糖的方法了。不过那个时候的原材料用的都是粮食,当时的粮食本来就不太宽裕,如果说再挪出一部分来制糖,那这剩下的粮食可就不够吃了。所以这种方法就局限在了亚洲东部的地区,而没有传播出去。
后来真正传播到全世界的制糖方法,最早是出现在1600多年前的印度。那个时候的印度正处于极多王朝时期,这个及字就是一个竹字头下面加一个及格的及基督王朝。人从甘蔗里边提取出了糖,所以这种糖就叫蔗糖。这种蔗糖的提取方法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由印度经由阿拉B人所传入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从此以后就扩散开来,制糖的方法找到了,爱吃糖的人也多了起来。
那接下来要去哪儿找那么多的糖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呢?这个跟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时期是有关的。在1570年有两千多名黑人奴隶被从非洲卖到了南美洲。他们俩就像货物一样被装在船上,经过好几个月的海上颠簸,就来到了南美洲。途中因为条件恶劣,差不多会有一半的人因为疾病或者是营养不良而死在海上。这个就是当年买卖奴隶的开始。这些黑人奴隶被卖到南美洲,主要是从事农业劳动,其中劳动人数最多的就是种植甘蔗,然后提取蔗糖。
这些黑人到了美洲的甘蔗种植园,会按照工作强度做一个分工。比方说需要有人去砍伐森林收割甘蔗,那这个你一听就知道是需要力气大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年轻力壮的非洲男人来做。其次就是给甘蔗打包,还有运输甘蔗。像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