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20压抑的昂扬时代,用曲笔写理想
在司马迁他所写的太史公自序里受载史记的最后一篇。司马迁用自己跟戴夫胡说一段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纪春秋这件事情的思考。我们在上一集的音频节目当中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司马迁对胡穗的回答。
西汉: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20压抑的昂扬时代,用曲笔写理想
在司马迁他所写的太史公自序里受载史记的最后一篇。司马迁用自己跟戴夫胡说一段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纪春秋这件事情的思考。我们在上一集的音频节目当中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司马迁对胡穗的回答。
不过胡岁接着问了,孔子是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俱聚贤客,续其夫子所论,欲以何明,那是无罪的旨意。所以说,春秋是孔子为了要应对乱世,要替乱世提供警戒,要拨乱反正而做的。但现在你说你要记春秋,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同样的乱世,你觉得应该要效仿孔子做春秋的精神来写历史?我提醒你啊,这样的看法大有问题。我们现在上面有英明的皇帝,下面有能干称职的陈词,样样事物井然有序,那你还想要说明什么?这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啊。
胡说事实上是在提醒太史公司马迁,你用这种方式看待春秋,却要在今天继承春秋的精神。哇,天哪天哪,这要得罪多少人啊?上至皇帝,下到重臣,相当于这些人一定都被你否定了。你真的觉得你要采取这样的态度跟立场吗?
太史公用六个字回答了胡说这个关键而且带有挑衅意味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唯唯否否。不然哎呀,这样的回答要翻译成为英文,反而会更明确,更传神。因为现代英语里有很类似的表达。
你说的对,但也不对,道理比较接近,不是太子公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堰,汤武之龙。世人革职,春秋采善贬恶为三代之德,褒周氏被毒刺J而已也。
因为六经各有来历,也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所以司马迁他说先人讲过,易出现的时间最早来自于伏羲,尚书出现的时间比易经晚一点。他记录尧舜以来的盛世,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了李和乐的内容,到商和周又有诗,保留了当时的情况。春秋出现的时间最晚,所以他就能够立足于过往的三代,也就是夏商周的基础上,整理出其所以为盛世的道理,分辨善恶。因而,春秋不单单是批判讽刺而已。换一个角度来说,春秋之所以如此批判,如此讽刺,采取的就是三代以来保存在周王室的普遍的标准。宣扬这个标准和批判讽刺是同等的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所以司马迁接着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或福睿见风扇改正,朔易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