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现代的大思想家们-54爱因斯坦_爱因斯坦真的是“原子&弹之父”吗?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局限,这一节我们再给大家讲一讲爱因斯坦原子D。
我们知道原子D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而且这场发明直接结束了太平洋战争,而且引发了战后国际格局的新面貌。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够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和原子D的恐怖平衡大有关系。1945年7月16号,美国第一次成功的试爆了原子D,并且很快有两颗原子D投在日本。结束了太平洋战争之后,苏联、英国、法国陆续也拥有了原子&弹。1964年我们中国也成功的实现了原子D爆炸。到此为止美苏英法中四个国家变成了有有和国家。很有意思的是,这五个国家正好是联合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他以一种十分讽刺的方式隐喻了一件事情,在今天,世界没有原子D,你就没有资格保卫世界和平,的确也是在有了原子D之后的70年间,这个世界基本太平,第三次世界大战始终打不起来,和原子D是有关系的。
在民间经常有个说法叫爱因斯坦是原子D之父,那么爱因斯坦对原子D究竟有什么贡献啊?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天生的和平主义者,上一讲我们讲过,安娜从小就特别厌恶普鲁士的思想,因为他们老齐步走阅兵,就恨不得放弃德国国籍。那么他怎么会有原子D又有关系呢?
第一个我们先讲一讲,在1905年爱因斯坦第五篇论文里,他就提出能量和质量相互转化的这个公式,就是我们经常熟知的一等MC的平方。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在书里面多一个公式,那读者就少一半。跟霍金说大概是。霍金说我如果非要用一个公式的话,我就使用一等MC的平方。这个公式当然非常美妙,非常简洁。E就是能量,M就是质量,C是光速,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意味着微小的质量损耗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个从理论上说的确为原子能力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要注意,单凭这个公式并不能说爱因斯坦是原子D之父,因为这种理论上的可行性离转化为实际还差的很远。爱因斯坦实际上在20到30年代就不断的有记者询问,他说您这个公式什么时候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爱因斯坦回答斩钉截铁说,永远也没有可能,因为这只是理论上可行而已。但是我们知道由理论转化为现实非常之快。由于二战的特殊原因,使原子能的这个转化由实验室走向了武库。在这个过程中,爱因斯坦的确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