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史-20蔡伦造纸与莎草纸和羊皮纸
如果你现在坐在书桌前,可以看到咱们看的书,用的作业本、试卷,都是由纸张制作而成的。值得自豪的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就是咱们中国。那么在发明造纸术以前,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字都写在哪里呢?纸又是如何传到西方的呢?蔡伦的造纸术对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咱们中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商朝。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商朝人为什么要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呢?这是因为商朝人信鬼神,他们在做事之前都要进行占卜,预测结果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就是龟甲和兽骨,占卜的事情和结果正好就顺手刻在了龟甲和兽骨上面了。
在商周时期,还有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青铜器一般只有王公贵族才用得起,正因为如此,经文所记载的内容主要与上层社会有关,包括祭祀、狩猎、南浔还有战功等等。大致在同一时期,简牍也开始出现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什么是简牍呢?它就是把竹子或者是木头劈成长条状的竹片或木片儿,然后在那上面书写文字。这些竹片和木片就是简牍,再用绳子来将它们编制成册,就相当于是纸了。相比龟甲和青铜器,减毒的原材料更容易获取,制作起来相对简单,而且也相对轻便很多。
在春秋时期还出现了另外一种书写材料叫煎薄,其实就是丝织品,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布,只不过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布。在肩博上面不仅可以书写文字,还可以绘制简单的图像。同时和简牍相比,煎薄要轻便许多。说到这里你可能就有疑问了,既然尖薄那么多优点,它是不是就可以取代减毒了呢?其实不是,由于尖薄造价昂贵,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人才用得起。因此在这一时期还是减毒使用的更为普遍。
到了西汉时期,纸终于出现了。不过西汉时候的纸就是用树皮捣成浆糊,制成的质地太过粗糙,表面凹凸不平,不便于书写。同时造价也比较高,因此还是没能替代简牍成为人们日常书写的材料。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廉价而又精美的纸这才走进千家万户。
蔡伦出生于公元1世纪中期,是东汉时期的人。他曾在皇宫中负责宫中器物的制造。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改进了造纸术。蔡伦造的纸比西汉时期的纸造价要低很多。它的原材料主要都是树皮、破麻布,还有旧渔网,这些不值钱的破旧材料……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