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史-45让房的宰相与决斗的副总统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一些矛盾。在咱们中国我们往往会采用谦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西方可能就相对直接一些。
今天我们就从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讲一讲,分别是让防的宰相与决斗的副总统。这位让冯的宰相名叫张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说到这里你可能就会问了,不是在朱元璋时期就废除了宰相制度吗?这清朝怎么又有宰相了呢?其实张英担任的是文华殿大学士,他在皇帝面前很有话语权,地位堪比宰相。所以他就被人形象的称为宰相了。如果你以后在影视剧中看到所相名相这种说法,就要知道这里的湘指的不是宰相,而是对位高权重的大臣的一种敬称。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位大臣身上。
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在那里有张家的宅院,旁边是吴家人的宅子。吴家也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富豪,在两座宅子之间有一条小巷供两家人出入使用。长期以来两家人相处的还算融洽,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后来吴家人想重新翻修自己的宅子,在翻修的过程中,就盯上了中间的这条小巷了,就想着中间这条无主的小巷不用白不用,干脆直接划到自己家得了。于是他们就直接用围墙把这条公共通道圈进了自己的院子里。
这张家人一看可不乐意了,他们想着,公共用地你们怎么说占就占,于是双方就发生了纠纷,张家一怒之下就把吴家告到了官府,控诉吴家私自占用公共空间,要求他们拆除围墙,并且将小巷恢复原状。吴家人也不甘示弱,坚持不拆围墙就要将小橡圈进自家的土地。这场官司可让县太爷十分为难,张家有人在京城做大官,惹不起,吴家,又是当地的富豪也惹不起,这可怎么办呢?县太爷只能让他们先回去,说自己要好好的考虑考虑。随后张家人想着让在京城做大官的张英发句话,那这事不就解决了吗?于是就赶紧给张英写信,让他为自家人主持公道。远在京城的张英收到了信,在看到信的内容后,他只回复了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信的意思相信你也理解了,这人会消亡,但是承载着美德的建筑却不会消亡。或者说或许有一天张家吴家连着这个宅院都不复存在了,但是谦让的美德却会一直流传。收到家书的张家人幡然醒悟,深感惭愧。于是他们就主动找到吴家人,表示自己愿意退三尺。本来也在气头上的吴家人看到张家人的做法后,也感觉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随后也退让了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