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大汉帝国-07史记|如何读出司马迁的真话与反话?
我们读史记当中的太史公自序,在这篇秩序里面,司马迁他动用了对话的手法,写他跟上大夫胡睡两问两答。这两问两答第一段是问孔子为什么做春秋。但是到了第二段,在这一段当中,司马迁明白的表示了春秋是因为那样的一个周代的乱世。孔子看到周遭所有的一切秩序和礼仪统统都败坏了。所以他在春秋里面借由实际所发生的事情,把根本的道理保留下来。那是一本乱世之书,是在要破乱而反之争的动机底下所写的一本书。
经典里的大汉帝国-07史记|如何读出司马迁的真话与反话?
我们读史记当中的太史公自序,在这篇秩序里面,司马迁他动用了对话的手法,写他跟上大夫胡睡两问两答。这两问两答第一段是问孔子为什么做春秋。但是到了第二段,在这一段当中,司马迁明白的表示了春秋是因为那样的一个周代的乱世。孔子看到周遭所有的一切秩序和礼仪统统都败坏了。所以他在春秋里面借由实际所发生的事情,把根本的道理保留下来。那是一本乱世之书,是在要破乱而反之争的动机底下所写的一本书。
可是到了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的时候,又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司马迁特别强调当下现在的状态叫做上谕,明天子下得收之,万事俱居,也就意味着跟孔子当时的时代,孔子的遭遇完全不一样,现在是这样一位有智慧了不起的皇帝,当国统治,一切都有秩序,怎么可能会跟孔子那个时候的乱世扯得上关系呢?但是这两段对话当然是彼此矛盾的,如果真的在司马迁所活的这个现实当中就是如此的理想,但我们又如何解释他想要继承孔子,他跟孔子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这两段话当中有一段话是反映司马迁真心的感受,那当然是第一段,那为什么又会有矛盾的第二段呢?因为太容易就从这第一段话衍生出这个清楚的结论,他想要继承孔子,因为他和孔子一样活在一个乱世,活在一个衰世里。如果被抓到了这样的一个把柄,被送到库吏那里去的话,司马迁必须要有所准备。关于第二段对当代的称赞,不会是司马迁的真心本意。
另外一个证据是我们继续往下读,我们就读到说他解释完了自己的这个壮志跟野心到底是怎么来的。接着他就开始写史记,花了七年的时间,然后他说招李林枝火下在狱中,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他为什么要特别这样讲,那就表示他窥探说是了是了,这是我的错。可是这就是这样的一个口气,让我们明白他没有真心觉得他被下在狱中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事。当然,要了解这件事情他的看法,我们先要明白这更广大的脉络,更大的背景。这在史记里,司马迁自己做了明白的安排。
史记里面有一段处理的是汉武帝时代跟匈奴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只在对外方面,甚至影响到整个朝廷的权力升降、资源分配乃至于Z治结构的变化。实践里面有三篇列传,因为和匈奴有关系而被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群体,那是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以及卫将军骠骑列传,里面还列了和甄法匈奴有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