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大汉帝国-32盐铁论|国家弊病面前,精英与平民视角有什么不同?
我们继续来介绍盐铁论这本书。他所记录的事情是发生在宣帝朝霍光辅政的时候。霍光这个时候他的头衔是大将军、大司马。我们在之前读汉书的时候就看到了他真正的角色是代理皇帝,所以他不担任丞相。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有他特殊的考量,因为西汉的丞相责任很重。
董仲舒所发展出的一整套天人感应论,在汉代在这个时候已经建立,成为朝庭朝政的根本逻辑。当丞相很辛苦,天象之间晚上突然出现流星雨,你要负责。街头上有一只牛在春天的时候躺在那里喘气,突然之间倒下去你也要负责。天人感应的理论当中,主张任何的意向目标都是皇帝,要在皇帝前面要有人替代皇帝受过。皇帝是被警告的对象,所以要被惩罚的当然不会是皇帝,而必须是丞相。霍光这个时候他不当丞相而找了田千秋,这是一个很有官场经验的人来当丞相。盐铁论的辩论会就由田千秋来主持,他应该是要站在中立的立场。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形式,中间是成像田千秋,他主持议事,一边是大概加起来有60位贤良五文学。而且贤良跟文学基本上是分开成为两个阵营。贤良是来自于三辅地区,也就是京城附近选拔来的代表文学则是京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来的那另外一边呢?另外一边只有桑弘羊。桑弘羊也有他的准备,也有他的本事,他有点像现代的Z府政务官,所以他带了一群幕僚。然而从头到尾,所有的发言这一边全部只有桑弘羊。看形式上,这个会议就是桑弘羊一个人面对两大团体的60位贤良文学。
盐铁论最难得的地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会议的特殊的形式。一开头是文学,对曰,这是形式的开会。一开始要表示对这个会议对朝廷的尊重和感谢。我们快速的看一下就会发现文学说完了之后,大夫说大夫说完了,文学说大夫说整本书就是这样进行的,如实复制了当时论辩的过程,这在中国所有的著作里独一无二,我们再也找不到另外一本。是依照辩论会议的现场,将双方的意见以及双方在发表意见当中的所有的动作跟过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
盐铁论精彩的地方在于不只是记录了双方的说法,而且还记录了双方的反应。比如说第二十八篇叫做国籍篇,这是会议经过了中场休息,到了下半场,那来自地方的文学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大篇。然后在这里有一句话,戴夫是文学意义而不言也。文学这边说完的话……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