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十个侧面-27唐代长安城丨唐朝长安城在隋朝旧都基础
在上一节我们讲述了长安这座城市在隋代兴建之初的一个基本布局状况。之后先我们就能够真正的走入了大唐的长安,来具体看一看这一座世界大帝都在隋朝旧都的基础上又有了哪些发展和变化。
大唐帝国的十个侧面-27唐代长安城丨唐朝长安城在隋朝旧都基础
在上一节我们讲述了长安这座城市在隋代兴建之初的一个基本布局状况。之后先我们就能够真正的走入了大唐的长安,来具体看一看这一座世界大帝都在隋朝旧都的基础上又有了哪些发展和变化。
隋末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首先就直取都城大兴,在这之后就延承着随人的旧规,把都城确定在了这里,并且把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于是就有了大唐长安。李渊在攻克大兴城的时候,进军是很顺利的对城市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所以唐代初年的长安城,它的城市建制基本上一切都是常用的前朝旧规,没有什么新的改作,只是把大兴宫和大兴殿、大兴门分别改成了太极宫、太极殿、太极门,大兴县也改回了原来的旧名万年县大兴园改成了锦苑。
从唐太宗时期开始,长安城陆续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变化,首先就是大明宫的修建,大明宫修建在宫城东侧的北国墙外面,这里正好是在龙首原上,高爽清凉,可以弥补太极宫地势比较低下的缺憾。这座大明宫最初是从唐太宗贞观八年的时候开始兴建的,当时李世民为了给太上皇李渊避暑,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大的离宫,称作永安宫。到了第二年就把永安宫改成了大明宫。后来在唐高宗龙朔二年,因为高宗皇帝患有风湿病,他就嫌太极宫过于低下潮湿,而且工程里边的房屋那些公司供电也比较破壁。于是他就想进一步兴工,大规模扩建大明宫,并且把工程的名字改成叫蓬莱宫,在显亨元年又改做韩元宫。不过没过多久,他要重新把工程的名字改成为大明宫,从此之后这个功名就确定下来了。
唐高宗扩建之后的大明宫规模和太极宫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和宇文恺最初在大兴城里设计的工程,它的规模是差不多的,但是建筑的气魄却超过了太极宫很多,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宏壮。那么所以唐代从高中以后,除了唐玄宗以外的历朝的皇帝,大多都是以大明宫作为主要的公勤。只是在举行一些特殊的重大典礼的时候,才按照朝廷礼制的要求到太极宫中去走走过程。
随着皇帝住所的迁徙,太极宫当中原来的一些附属建筑也被转到了大明宫中,比如说大明宫里边虽然没有专门设置皇太子居住的东宫,但是在大明宫宫区的里面设有一个专门的院落,叫做少阳院,专门供太子起居的,实际上相当于太极宫里边原来的东宫的一个设置。由于大明宫在原来的宫城太极宫的东面,所以呢,又把太极宫和大明宫两座宫城相互不对应的分别称为西内和东内。那么也就是说,把原来的太极宫称作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