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带你读书-29求知要靠自觉-钱歌川
求知要靠自觉。钱割穿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识者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自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中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情读胜于倾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的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苏东坡说,独破案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终日终夜不离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一般人买书大多是拿来做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让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禁忌,其次得有倾斜,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阔公子有了明窗竞技。有的是倾斜,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
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
要读书,谁都可以读,绝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一般人为了生活关系,没有充分的时候去读书,这也是实在的情形。除了少数有闲阶级的阔人以外,谁都不免要为名利或至少为衣食而终日奔走忙碌。如果一定要等到把生活问题解决了,闲居无所事事,然后再来从容读书,这无异戴河之清,可说永远无此机会,因为人的欲望无穷,等到生活问题在布衣粗食之下可以解决的时候,他又想到美食暖衣朱门绣户即令有了丰衣足食、华屋良田,他仍然不肯罢休。所谓水涨船高,生活的标准既然随时有变,这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我认为,要读书,绝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植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