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10本文史名著-019《万历十五年》1:中国人为什么把所有问题,都翻译成道德问题去解决?
今天呢我和大家聊一本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听到历史著作这四个字,估计很多人内心是拒绝的。中学的时候背诵历史人名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摇头晃脑大半天,还不如看两集穿越剧记得清楚。努力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教科书,很多人学到的只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刻板印象。
比如提到万历皇帝,首先呢想到的是这哥们儿几十年不上朝,是皇帝中玩得最溜的。懒惰、荒淫,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天启和崇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万历年间,日本的丰臣秀吉率领十万武士进攻,都快打到鸭绿江边了。是万历皇帝派大将李成梁率领四万兵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军队一起打败了丰臣秀吉,把恶狠狠的日本武士赶下了海。历史如此喧嚣,真X何其稀少。一个人学好历史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摆脱了历史教科书中的刻板印象。
这时,你不再给任何人贴标签,不再用非黑即白的思维去看待历史人物,哪个人是好人,哪个人是坏人,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分好人和坏人,只分做了好事和做了坏事的人。人性,不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是万花筒,是多彩多样的。在微信读书做的这个万历十五年讲书是一个系列,我呢会把这些历史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一一还原到具体的历史现场里,去研究一下他们做了哪些事儿,做这些事儿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想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万历十五年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了,而是人性的万花筒。在这里呢有人性的阳面和阴面,有称为明军的志向和消极怠工,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和贪图享受,有两袖清风和缸壁自用。这些对立的性格经常呢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读过这本书,我们没法崇拜和憎恨任何一个人,对他们我们只能理解和同情。因为不管是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还是清官海瑞民族英雄戚继光,他们或者身败,或者名利,没有一个人善终。即便呢是书中侧面提到的一些配角,太监,冯保、郑贵妃等人也通通没有好下场。
作者黄仁宇说,这本万历十五年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就在万历皇帝死后二十年,明朝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充当急先锋,带领着几十万清军杀入山海关,一路往南,践踏明朝的大好河山。在扬州,由于史可法死守着城池。拒绝投降。成破后,清军主帅都伯大开杀戒,十天之内八十万扬州百姓惨死在清军的刀下。关于大明王朝的灭亡,在各种野史书摊上可以找到千奇百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