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课-15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庄子喜欢说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今天他说的是庖丁为文慧君宰牛的故事。庄子说这个庖丁技术出神入化,他宰牛的时候动作流畅极了,像桑林之舞一样,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他把牛宰完了,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死掉了。说完,讲台下学生们的口中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
庄子接着说,文慧君对庖丁说,你的技术真是了不起啊。庖丁说,我用的不是技术,而是道。文慧君说,哎,为什么是道呢?庖丁解释道,因为我已不用眼睛去看一头牛的肉与骨了,而是完全凭自己的精神感觉。我的内心清楚,一头牛的整个构造都在牛的骨肉之间穿行,而碰不到骨与肉,这样刀子就毫发无损。只有那些靠技术的宰牛人,会三五个月换一次刀子。我的刀子用了十年九年,仍然是崭新的。
鸳鸯说,那文慧君是不是想跟庖丁学宰牛呢?庄子说,文慧君并不想跟庖丁学宰牛,而是感悟到了养生的智慧。小可爱说,文慧君既然吃到了牛肉,又知道了养生的道理,真是一举两得。元洋说,庄子老师为什么宰牛也得载出道来呀。庄子说,是啊,做任何事情都能发现天道奥秘,每一个生命都是天道的体现,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就是懂得了天道。庖丁的眼中没有一头完整的牛,他心中完全了解牛的生命结构,所以他不靠技术宰牛,而是靠技术之上的精神。
小柯儿问庄子,这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庄子说,生命如果是刀子,就不要去硬碰硬。做任何事情要找到自己的空间,找到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用心去领悟,要发现事情的奥秘与内在规律。如果总是强行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就像那些笨屠夫,几天就得换一把刀子。
小柯说。记得孔子老师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庖丁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死了也是一个幸福的人。鸳鸯说闻到的目的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也就是养生。庄子说,是啊,养生就得守天道,不能违背天道。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都得守天道,如果违背天道,就会自取灭亡。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豁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译文,有一个叫庖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以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霍霍的,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哎,好啊,你的技术竟然会高超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