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小学课本中的名篇-57大学
咱们这一段时间要开始进入讲古书的这个节奏。之前的四大名著,后来的唐诗、古文观止,然后讲汉字,再然后到了300千,咱们有点是倒回头去的意思。
其实中国的这些古书,觉得不能把它称之为文学经典,因为它的文学性并不是它的最大的一个优势,或者说最重要的地方,更重要的地方式里头所说的这些个道理。但是他又确实是120%的经典作品,200%的经典作品我们必须要读。这些书平哥自己曾经都是一路读过来的,虽然没有按照古人读书的那个年龄和节奏去读,是因为自己读过,所以更能够体会其中的价值。我们既然是评说经典,讲经典作品这些东西我还是要给大家有一个介绍。无论你什么时候去读它,无论你现在有没有这个时间,能不能静下心来。但是我觉得哪怕你以后可能一辈子都不再读这些书了,至少听平哥讲过一遍,你大概知道这些东西怎么一回事。我觉得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基。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四书五经当中的很重要的一本书大学。这大学不是我们现在的大学university,不是那个大学是指大的学问。很简单,可以这么来理解好吧?学是指学习学问,是指我们现在的这个study这件事情。这个大是一个修饰词,并不是连在一起解释的。
大大学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仪、春秋九本书。那么大学是四书当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应该说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个教科书。几百年前中国读书人从六七岁开始上小学了,我们现在上小学的拿一课本是吧?我说拿一课本就是这本大学。首先就是这本书300千启蒙的这个蒙学完成以后,首先就开始进入这个大学了。
这本大学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一个怎样的历程。先给你打一个最基本的底子,他不去去交任何的专业性的东西,或者一些技能性的东西,没有一样都没教。但是大家你先搞清楚的一个事儿,就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读书?你读完了最后你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你读书最终的目标,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上来先给你搞清楚这些个问题,就是这本书,所以古人是先读这本书,再开始学那些具体的儒家经典的,什么论语、孟子,都是放到之后才学的,包括唐诗三百首都是在之后再学的。
学习之前先搞明白这件事,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平哥教书那么多年,很多时候我们学一个东西,都是家长说要学,你就去学了。为什么学?他不知道学这东西学完了最后能怎么样,我哪怕学到最好,我最后能变成什么样,不知道对吧?反正真的考试要考,那我就学呗包括平哥自己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学物理学、化学也是这样。我理科成绩不是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