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小学课本中的名篇-67论语
要说经典作品,我觉得国学绕不开去,讲国学论语绕不开去。对大家现在这个年龄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是唐诗三百首,这个必须要念。还有一个就是论语。可能也只有在大家现在这样的一个年龄,一方面读论语是一种基本功,另一方面也只有在这样的年龄才能够踏下心来一字一句的读下来。
不瞒大家说,论语这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半,第四遍应该是一直没读完。就是大学毕业以后三番五次的再去读论语的时候,就发现难度很大。其实这本书一万多字,每一个字词其实都可以有很深入的一个阐释。我对着参考书来读,我对着参考书是钱穆老师的论语心结曾经发下宏愿,每天晚上读两条,准备几年时间读下来,但是愣是没能读完。第一遍读论语,应该就是在大家现在这个年龄,差不多是在六年级前后,后来到高中又读,到大学里又读,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没能读完了。所以我说可能只有在大家能够踏下心来的时候,中小学生阶段刚刚开始能够接触一些文言文的时候,去读它它会是一个很好的根基。他会写入你人生的底层代码里头,也许有一天很多东西你又能都给他想起来。
这里其实就有一点关于论语,我其实挺想跟大家交流的一个地方。就是传承到现在2500来年的东西,对吧?孔子到现在,孔子是公元前544年出生的,到现在2500多年了。书也就是论语的书,到现在也就是2500年的样子。传承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它?我觉得这是我们读论语之前,我想首先跟大家聊的一个事儿。你知道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我们现在又看到这么一本有这么悠久历史的一本书。
很多人首先的反应是觉得,这东西过时了吧?没错,按时间来看,它确实过了时了。但是你按照内容来看你会发现传承的越久的东西其实越有价值。他越能够进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底层代码当中。因为他解决的或者说他讨论的是一些最基本性的根本性的那些个问题。正因为其根本,所以它的价值就特别的大。我们对于祖先,对于历史,对于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对于这本论语,我觉得大家首先在读的时候要有一种敬畏之心。正好前几天十一期间,平哥带着同学们在上海嘉定孔庙,我们也算办了一个很简单的一个祭孔的仪式。
当时跟同学们说了五句话,其中第一句就是这件事情。我们对大自然、对历史、对整个中国文化,对孔子、对这本书都应该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实际上我们在自己生活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对所有过往的东西,对前辈人,对你的父母祖辈,他们曾经走过的路,都应该要有一个这样的敬畏之心。这是我觉得大家读论语之前,首先我想跟大家说一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