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40讲-28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卓越”?_ 横向努力、纵向努力与社会兴趣
每一个曾经上过小学的人都一定甚至不止一次地写过一篇名为我的梦想的作文,如果是真情实感写的,里面大概率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于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之后的自己自己的生活状态的幻想和憧憬。我猜阿德勒一定很爱看这些作文,如果有机会,他可能也会热衷于去问每一个小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因为对于他。还说这些虚构的目标反映了一个孩子对于卓越这一终极理想状态的理解,也反映出他所感知到的不足和缺陷,也就是自卑感的来源。每个人都有虚构目标,比如在我一个学生的白日梦里,他不但以超高的绩点修完了所有的学分,拿遍了各种奖学金,而且在一段充实、愉快快的实习经历之后,成功拿到了该国际知名企业的offer之后,就开始享受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高薪以及独立自主的生活。
|
|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
33:12
分享
|
||
|
|
25:44
分享
|
||
|
|
27:34
分享
|
||
|
|
33:01
分享
|
||
|
|
25:50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