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之《三字经》-16历史朝代|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控制黄河、淮河流域和凉州。后来,其子曹丕篡汉,国号魏;刘备控制益州、汉中,史称蜀汉;孙权控制了长江下游。南北等地,国号吴。三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三国时代。两汉共历时400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相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三字经》用十二个字讲述了从三国到晋的历史:“从三国到晋,魏、吴、蜀三国争汉爵”。今天的文章将向您介绍三个王国。三国是从东汉开始,从西晋开始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续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三国正式成立。我们常说三国时期是“三足鼎”。《三字经》云:“魏、蜀、吴、韩争鼎”。“三足”象征什么?据《史记》禅**载:“禹采九木金,铸九鼎。”相传大禹曾集天下之铜于一身,铸造九鼎。每个鼎代表一个国家,就是所谓的“九州”。只有皇室才有权利拥有和使用这些大鼎。久而久之,鼎成为国力的象征和统治国家的重要武器。民间传说,夏朝末年,夏桀不道德,夏朝的九鼎自动飞到了商都。这说明商唐听从了天意,连鼎也自己飞到了这里。后来商纣王荒淫无度,周武王伐纣,九鼎回归周朝。传说每一个鼎都需要9万人才能搬动,于是周武王就花了9981万人将这九个鼎运回了濠京都城。春秋时期,周朝已经衰落,楚庄王别有用心地询问周朝的官员,周天子的九鼎有多重。周朝官员回答说:“周德虽衰,但命运未变,鼎的重量是不容质疑的。”虽然周朝已经衰落,虽然周天子不再强大,但是天命还在周,鼎的分量还在。不能求,所以“求上”历来被用来比喻寻求王位或某种权力。这就是“求上”的由来。后来金武帝司马炎统一国家后,心满意足了,却生了一个白痴儿子司马衷,即位,被称为晋惠帝。司马衷上台不久,赵王司马伦就将晋惠帝软禁起来,称帝。各地诸侯王也争夺王位,史称“八王之乱”。这种状况持续了16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立惠帝之弟司马炽为晋怀帝。司马炽当了六年怀帝,就被北汉王刘琮俘虏了。刘渊、刘琮父子,原为北方匈奴贵族,自称汉王。刘渊死后,刘琮继位,开始进攻洛阳。先攻陷洛阳,杀晋怀帝,后又攻占长安,杀晋旻帝。西晋王朝是从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开始的。历经祖孙四代,总共只持续了五十一年。它的结局比曹魏还要悲惨。
龙爸开讲关注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