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诗歌课-35李少君:傍晚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大人们写的诗以后都会在哪儿发表呢?你们会问了,发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写了一首诗,有人把它印到书上到处流通。这样别人虽然不认识你,但他们一翻开书,就能读到你的诗了。
一首诗发表以后,你们还能收到稿酬呢。稿酬就是报酬,就是钱呐。这种书常常就是杂志,大多数杂志比书大,但也有和书差不多大小的,有每个月出一次,也有两个月出一次,三个月出一次,甚至半年或者一年出一次的。比如诗刊这本杂志就是专门发表诗的,每个月出一次,读的人很多,所以有影响力。
诗刊现在的主编是谁呢?就是诗人李少君,他还是一个诗歌批评家。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我就来和你们一起分享李少君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的很生动,也很温暖,写出了儿子和父亲之间那种血缘相通、互相疼爱的亲密关系,有一种人性的光,我感觉到他就流淌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给你们来念这首诗。
傍晚吃饭了,我出去喊扔在林子里散步的老父亲。夜色正一点一点的渗透,黑暗如墨汁在宣纸上蔓延。我每喊一声,夜色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喊声一停,夜色又聚集围拢了过来。我还父亲的声音在林子里久久回响,又在风中如波纹般荡漾开来。父亲的答应声是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
这首诗写了一个很常见的日常生活的场景,黄昏了。黄昏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黄昏就是天快黑了,但还没有黑大人们下班的时候,那个时候叫黄昏。它既不是白天也不是夜晚,它是白天和夜晚之间的过渡。我特别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傻乎乎的坐着看着,那个时候我总能感觉到天色在很细微的变化。有时候十分钟你就觉得他暗了一层,再过一刻钟它又暗了一层。有时候鸟儿会飞回来,因为你儿子知道黄昏了,他们也要回家。
黄昏了,吃饭的时间到了,而且晚饭已经准备好了。儿子一看爸爸没在家里,于是出门去喊老父亲,还在林子里散步。这是第一件很写实,所以吃饭了,这个我就用的很妙,既是他喊的声音,又是说该吃饭了。
诗歌写的很简略,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夜色上。夜色就是夜色呗,每一个夜晚都有,其实没什么稀奇的。但是那个黄昏可是一个特殊的黄昏,因为有一个儿子在喊他的老父亲吃饭去。夜色和喊声之间的关系写的特别好,就给了夜色一种温暖的色调。所以他说我每喊一声,夜色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这个写的很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