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009第二章04枭雄桓温
第九集枭雄桓温。
无论如何,还温都是不可不说,也值得一说的这不仅因为他的权势和功业,更因为他那句惊世骇俗的名言。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不能遗臭万年?这是怎样的人物?
桓温是两晋名臣桓彝的儿子,据说生下来不满周岁,便被温教一眼,看出非同寻常,因此以温教之姓命名为温。后来又因为余量之地于毅的推荐,成为晋明帝的女婿,从此扶摇直上,简直就是王敦的翻版。然而,桓温对人们把它比作王敦是不满意的,他更欣赏的是刘坤。
北伐前秦时,桓温偶遇当年刘坤府上的歌女,这个老女人一见桓温就眼泪夺眶而出,桓温问的,为什么老女人打看见将军就像看见了刘司空。桓温非常高兴,便重整衣冠,让老女人再看。这下子,老女人看出差别来了,她说,脸皮像,可惜薄了点。眼睛像,可惜小了点儿。胡须像可惜红了点儿。身材像可惜短了点儿。声音像可惜有点娘娘腔。据说,桓温因此郁闷了好几天。
此事虽然见于正史,却其实可疑。因为桓温的长相是胡须像刺猬毛,眉骨像紫石棱,属于孙权和司马懿一类的人物,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怎么会是娘娘腔?那么,桓温的这一相貌特征可靠吗?可靠,因为作词描述的是刘潭,刘潭也是晋明帝的女婿,而且跟桓温是好朋友,他的描述应该不会错。更何况刘潭虽然是清谈家,基本上不务正业,看人却是极其准确的,看问题也相当透彻。桓温西征讨伐成汉朝中大臣都不看好,只有刘潭认定必胜,给出的理由是此人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哪怕是游戏。桓温后来的尾大不掉,当然也在刘潭意料之中。
这是晋穆帝时期的事,此刻的东晋王朝早已不是王导时代的样子。晋明帝司马绍去世后,五岁的晋成帝司马衍继位。朝政实际上落入于太后哥哥瑜亮之手,余亮是要加强中央集权的,因此与地方冲突严重,终于酿成苏峻之乱,东晋王朝也差一点就万劫不复。更麻烦的是,苏峻之乱虽然被平定,余量却从中央变成了地方。他和他的弟弟余毅先后担任荆州刺史达11年之久,等于占有了东晋的半壁江山。因此,俞懿去世后,谁来接替这个职位就成了生死攸关的问题。
三岁的晋穆帝当然回答不了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也是清谈家,何况这事儿本来就是难题。荆州北面是墙湖,西边是经蜀,派个忠厚老实能力差的去当刺史,抵挡不住那些蛮族,继续交给虞家人又不放心,最后朝廷选择了缓温。刘惔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