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03《送元二使安西》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今天我们来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先看这个题目,宋元二这个人是肯定姓元了。二是他的排行。咱们在唐诗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比如说杜甫人送给他诗就得送杜2。
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03《送元二使安西》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今天我们来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先看这个题目,宋元二这个人是肯定姓元了。二是他的排行。咱们在唐诗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比如说杜甫人送给他诗就得送杜2。
刘禹锡惨点,叫刘二十八,因为他排行28。那我们得问了,怎么这么多人呢?原来古人这个家族里排行,他不是同父同母这么往下排的,他是一个大家族同辈儿的人里边一起往下排,所以刘禹锡家族大,排到28。杜甫跟姓袁的元二都排老二。所以如果你要是在唐朝,你要姓王,你可千万别排行老八,对不对?人家就得写宋王八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好,这是题目。这安溪在咱们现在的新疆,然后底下还吃里边还出现了两个地名,一个是渭城,一个是阳关。咱们先说说这三个地名,安溪是在新疆,刚才说过了,渭城在哪呢?在陕西的咸阳,距离这个长安大概还有40里地。
那么第三个地名,这个阳关在哪呢?阳关在甘肃的敦煌。现在我们还知道这个敦煌有一个莫高窟,所以当时有一条交通的要道,就是从敦煌这过,所以才会在敦煌留下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多书,那么多画。说明当时的敦煌很繁华,很多人人马,很多人出使入关都得从这儿经过。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阳关。
好了,这三个地名讲完之后,咱们来看这个三个地名的关系。王维是在长安送这个元2,他要送元二去新疆。但是他是把元二送到了渭城,在渭城又指着远方说,你走到敦煌去再也没有人了。所以这个视野是极为宽阔的。而这个视野从长安到渭城到阳关再到新疆,也就是安溪,这么越来越远的过程,可以看出王维的不舍。你想想你要是你爱去哪儿去哪,我管你中间经历哪些地方,你就不用想这么多地名了。所以王维对这个元二还是情真意切的。
情真意切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这个渭城距离长安有40里地。一般你要跟这个朋友感情不深,就往西西出长安送20里,这就有一个驿站,这是离长安最近的一个驿站。什么是驿站呢?也就是这个诗里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个客舍就是供当时人歇脚住宿用的小旅馆、旅社,你西出20里就可以了。但是王维觉得不行,我得再送你20里。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咱们现在很难体会,我们去火车站,去飞机场送人,呼啦一下就飞走了。飞走之后没事儿可以随时微信联系,视频对话。古人这么一去,尤其是去这么远的地方,那真的可能是音信全无,所以非常舍不得。就感觉是我陪你多走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