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29《登鹳雀楼》一直鼓励
今天我们来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刚才我虽然说了,这个作者叫王之涣,但其实是错的。这个错误很多人还不知道。这首诗的真正的作者叫做朱斌,这是一个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那么这首诗的题目,原来也不叫登鹳雀楼。尽管这个诗确实写的是登上鹳雀楼这么一件事情,但是原来题目就叫登楼。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的说这样的结论呢?因为有这么一本书叫做国秀集国秀,就是一国之中的那种最厉害的人才,他们的诗编了一个集子。那这个集子什么时候编的呢?天宝三年恰是盛唐的时候,开元天宝年间了。天宝三年编的这个诗集谁编的呢?芮挺章这么一个人编的。咱们稍微查一查就知道,朱斌、王之焕、芮挺章,这三个人基本上都是同时代的人。而在瑞景章编国秀集的时候,作为王之涣和朱斌的同时代的人,他把这首诗归到了朱斌的名下,题作登楼。
一般来说,这是不会出什么错误的。很可能因为王之涣确实在当时名声要大,在后来流传的过程中,张冠李戴了,就放到王之涣的名下了。好,咱们先澄清这么一个事实,这首登鹳雀楼的作者其实应该是朱斌。
好了,下面我们来看这个登鹳雀楼,这首诗本身了。鹳雀楼在哪呢?在山西蒲州城的西南,距离黄河不远有一个高地上,地势比较高,这有一栋楼,这个楼一直非常有名,因为有鹳雀栖息其上,于是被称作鹳雀楼。它的地势比较高,所以也是观看长河,也就是黄河的一个好的观察点。咱们这位诗人,朱斌就登上了鹳雀楼来去看黄河。他选择的时候,是一个黄昏,于是第一句就出来了,白日依山尽。
好了,这里我有个小问题要问大家,为什么是白日呢?大家如果看过日落日出,尤其是日落,你会发现日落的时候太阳是红色的。怎么不说红日依山尽呢?如果我们去过鹳雀楼,甚至登上过鹳雀楼的话,你就明白为什么诗人要这么写。因为这个楼对面是中条山,是一个山脉。也就是说这个落日不是贴着地平线这么落下去的,而是贴着这个中条山这么落下去的。你看不到他贴着地平线那个红色的时候,他就已经看不见了。所以这个白日依山尽是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地点才能看到的情景。
虽然是落日,但是他没有变成落日余晖,没有变成红日,仍然是很辉煌很灿烂。所以这个白日一出来就奠定了这首诗的基调……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