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课本里的古诗词-42《题临安邸》美好的风景后面有国恨家仇
今天我们来讲铃声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个题目叫题临安邸。大家想一想,之前有没有讲过类似的以题为题的这个作品呢?我们讲过苏轼的一首叫题西林壁,题在西林寺的这个墙壁上。同样道理,这首啼临安底,这个底就是驿站。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在杭州这儿有一个旅店,有一个驿站,有个旅店这儿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就是这首这首诗也不能见得写得多么高妙,诗人本身也不是多著名的诗人,但这首诗太深入人心了,为什么?因为他可以说既写出了当时那座城市杭州的特点,也写出了当时那个朝代,也就是南宋的特点。
在短短的4句之中,它浓缩了一座城市,浓缩了一个时代。所以无论是当时的人看了这首诗,还是后来的来到杭州城感受过这座城市的人读这首诗,还是后来也同样经历过一些家国之痛,对国家的事情比较担忧的这些人,他们也会读这首诗的时候深有感触,于是这首诗变得几乎家喻户晓了。那么咱们就来看一看这首诗如何写出了杭州城的特点和南宋那个时代的特点?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一句就勾勒出西湖的典型的景色了。诸位你们如果没有去过西湖,真的是很难理解这短短七个字所高度概括的一个特点。
山外青山西湖周围有很多山,这些山都是小丘陵。他绝对不是说那种高耸入云的山峰,高耸入云的山峰,你就不容易山外看到青山了。它是一个小山包,一层一层的。这个后面有个小山包,下一个后面又有一个小山包,能层层叠叠看很远。每一个小山包里面都藏着很多名胜古迹,藏着山泉树林,藏着种种的美景。所以西湖的景色,大家去看的时候一定要驻足观赏,不要走马观花。你站在苏堤上,站在白堤上,站在岸边,随便哪个景多停留一会,分层次去看你会发现真的是重重叠叠的水,更重重叠叠的山。
我们不妨再看一首柳永描写西湖,描写杭州景色的著名的词,叫望海潮。下阕开头叫重湖叠巘清家。注意这两个字,重和叠,重重叠叠的弧,重重叠叠的山,这就是山外青山湖外湖。那楼外楼是什么呢?我们再接着看这个柳永望海潮的,上去就看一句,这个词太长了,哪句呢?他说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10万人家,很多很多的小桥流水,很多很多的帘幕,每个帘幕当然都在楼里边,都在屋里边,参差就是不齐,一眼看过去,高高低低,全是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