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现代美文-29想北平
今天我们来学一种写作的手法,叫做对比。借用的文章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老舍大家应该熟悉,他他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等你们以后上了中学,就会接触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他还有四世同堂、茶馆,这些作品也很经典,被改编成了话剧,还有电视剧。这些作品,会以各种形式为人们所了解,所熟知。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散文里面非常经典的,也饱含深情的一篇。大家知道北平就是北京的旧称,一直到1949年北平才改名为北京。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出生在北京一个贫苦的奇人家庭。但是他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不在故乡,在山东的济南。我稍微给你讲一点当时的背景,让你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
当时是在1936年,中国正在遭受侵略。就在前一年,也就是1935年,南京Z府和日本签订了和美协定。在那之后,日本开始全面的奋力华北危机,中国危机。那么华北的中心在哪里呢?正是在老舍先生的故乡北平战乱岁月。作为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老舍先生身处异地,既思念故乡,又为故乡担忧。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不能读到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文章一开始老舍先生就直接的表示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叫直抒胸臆。他把北平比作母亲,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孩子对母亲的爱。老舍先生爱自己的母亲在文坛那是有名的,所以把北平比作母亲,这个分量就十分的重了。老舍先生他爱北平的什么呢?不只是北平的每个细节,而是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和印象都来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刺J的那北平的每一个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我们抓到了这样的情感,言下之意就是我和北平水乳合融,不可分离。
接下来老舍先生就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巴黎和北平的对比,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北平。我想请大家带着两个问题来和我一起读一读原文。哪两个问题?第一个,作者为什么选择用巴黎来对比北平?第二个,作者选择用巴黎和北平对比,是为了突出北平的什么特点,也就是读的时候为什么选这个城市,以及由这个城市看出北平的什么特点。
来。我们一起读原文,伦敦、巴黎、罗马和凯斯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