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故事之伊利亚特。
史诗,现在是大家常用的一个词,不过它基本上是当成形容词来用的,比如“史诗级”、“一部XXX的史诗”。
其实,说起来有些尴尬,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史诗到底是怎么回事。
史诗首先是一种“诗”,是一种专用用来叙述传说或者大型事件的长诗。
战争,是史诗中永恒的主题,这与史诗要求的宏大叙事有关。史诗中反复咏诵的是战争的残酷与命运的救赎。
在史诗的世界中,《荷马史诗》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组成,其中《伊利亚特》就是一部英雄故事的史册。
为什么要叫“荷马史诗”呢?
其实是因为传说中这两部史诗是由盲诗人荷马所创作。
这个事情的真实性是存疑的,就像荷马史诗一样半真半假。更多的学者认为《伊利亚特》是一部群体创作的作品,其作者是很多位诗人。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语,意思是“伊利昂之歌”,那么“伊利昂”是什么?
它就是特洛伊古城,因为语言的不同,古代的同一座城市,都会有不同的语言有迥然不同的名字,伊利昂就是特洛伊古城在古希腊语中的名字。
《伊利亚特》内容梗概
该作品以阿基里斯为主角,讲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故事。
这部宏大的史诗并没有充分的描绘特洛伊的沦陷,而是讲述了:
阿基里斯与希腊军的领袖阿伽门农的争吵;以及阿基里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的战死,还有这件事情对于阿基里斯的影响。
接着,《伊利亚特》还展现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的死亡,和阿基里斯对赫克托尔尸首的羞辱。
最后,荷马写下了赫克托尔的父亲向阿基里斯赎回赫克托尔的尸首,并为他举行葬礼,并刻画了阿基里斯找回人性的瞬间。
关于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古代希腊人与小亚细亚西北角的特洛亚人之间的一场战争。
据史料显示,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的初期,不过考古考证的年代要更早一些,大约会早两百年,约在公元前13世纪的后期。
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与史实真·相应该有极大的出入,《荷马史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神灵与凡人并存的世界。
故事源于一次女神间的争风吃醋——
神王宙斯喜欢女神忒提斯,可是又不敢娶她,因为他们孩子将会成为新一代的神王。
宙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把忒提斯下嫁给凡人——希腊东北部佛提亚的佩琉斯。
当婚礼进行时,所有的神明都被邀请,除了纷争女神,因为她确实不太适合出现在这种皆大欢喜的场合。
纷争女神当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向婚筵扔下了一个金苹果,上写“给最美的女神”,结果就引发了神后赫拉、雅典娜和爱神阿伊罗狄忒之间的撕B大战。
最后,宙斯难以决断,只得找来特洛亚王子帕里斯做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