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应该这样学。
国学应该怎么学?
这恐怕是很多家长纠结的一个话题,“都说国学好,怎么学习说不了!”
事实上,“到底什么才是国学?”这么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说不太清楚吧。
我们说:国学的骨干是经、史、子、集,泛指一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是,对于国学,国内却存在两种迥然相反的现象:
一方面,很多家长对国学趋之若鹜;
另一方面,孩子却对国学经典丝毫不感兴趣,只知道去读哈利·波特。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呢?
有人说,世界上最焦虑的家长就是中国人。很可能这就是真·相,身边有很多朋友,房子有了,车也有了,可是孩子却问题多多,学习不好不说,身上还有一堆臭毛病。
于是大家想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家长们不断搜集一些昂贵的国学课程,想送孩子去学习国学。
因此,不少家长都在送孩子去学国学的道路上走了弯路——
有些家长以为国学班就是传统文化,孩子过去背了半年经,不见任何效果;
有些家长给孩子买了一大堆唐诗宋词古文书,可是孩子连翻都懒得翻一下;
有些家长更极端,他们认为体制内的教育不好,要把孩子送去读私塾,结局自然是更悲剧;
……
我也曾见过妈妈自己创造方法让孩子学习国学的,比如,有一次看到小朋友在商场的角落里抄《水浒传》,这是他妈妈给他布置的学习国学的任务。
有些网友直接开怼:水浒根本不是国学。
看一不小心就露**了不是?四大名著怎么就不算国学了,它属于“集”类的,当然是国学。
但是,这种学习国学的方法行不行,绝对是值得考虑的。
另外,水浒适不适合小学生去学习原著,这也是要深究的一个话题。
我们做过几期国学普及班,在快下课的时候,总有爸爸妈妈们过来蹭课,看着他们顿悟的样子,以及课后的亲子互动,感觉真的是温馨极了,或许这就是学习国学的收获之一吧。
而国学学习方法不对头的话,父母和孩子都很受罪,最后导致全家都崩溃。
正是看到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们,因为学习国学而把全家搞得鸡飞狗跳,感觉心里特别堵得慌。因此,我们决定出一门最简单的国学入门课。
我们为这套课程定了一些小目标:
第一,给大家讲正宗高雅的国学。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值得学的,里面有精华,但是糟粕也并不少。
或者有些内容,过于粗浅了,比如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在我们的国学中是不讲的。
第二,给大家讲有趣的国学。
有些所谓的国学,就是喜欢研究一些看似重要,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我们不鼓励这样,而且过于艰深的内容对于初学者并不适合。
更何况我们的课程,不是为了去应付考试,只是单纯的给大家以心理营养,所以会更有趣。
第三,讲适合儿童的国学。
学习国学是终生的事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成年人都能读懂,才能理解的国学内容灌输给孩子们。
这就是俗称的“填鸭”,孩子根本就吸收不了,反而可能会害怕学习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