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的50位艺术大师。
我经常被人问:艺术有什么用?
是呀 ,我也常常思索这个问题,艺术又不能当饭吃,它真的有用吗?到底有什么用?
多次思考之后,我感觉艺术还是有用的,起码可以满足自己或他人的精神追求,同时还可以开发自我的创造力。
在漫漫的艺术长河中,没有一位是靠墨守成规,靠一成不变能成为大师的,正是他们的创造力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我想这也是我们这门课能带给大家的收获。
咱们先来说艺术对于感知力的提升吧。
莫奈曾专程跑到伦敦去看雾霾,塞尚画了一生的苹果,梵高多次画向日葵……这都是为什么呢?
可以部分从感知力是解释——
在莫奈看来,雾霾就是变化万千的光与影;
塞尚眼中的苹果,几乎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它稳定而且永恒;
在梵高的意识中,蓝色充满着神秘,H色则象征着生命力。
专业学习艺术的人,很容易把它搞成了技术,困于一堆专业术语,比如颜色、光影、结构,它们就像物理世界一样冷冰冰的,毫无感情。
但如果拥有感知力的话,这些元素都会化为激昂澎湃的情绪激流和主观感受,带着这样的眼光再看外界,你就会体会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除此之外,艺术学习还可以练习我们的表达力,甚至说一支笔画就可以改写历史也不为过。
在两百年前,拿破仑十分傲慢的手拿起皇冠给自己加冕,如果这种事情记录在历史上,那估计拿破仑的人设就崩塌了。
然而你能想到吗?御用画师大卫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写了拿破仑的形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也简单,他只是给拿破仑换了一个姿势,把上述细节改成了“拿破仑举起皇冠给皇后加冕”的样子。
就这么简单的一调整,就彻底改变了拿破仑给后人的印象,从嚣张跋扈变成了威严有礼。
很明显,艺术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艺术更能表达出很多微妙的差异,同时附带传递出来绘画者的情感与思想,就像这位御用画师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艺术呢?
对于新入门者,艺术的学习还是会有很多困难的,光是艺术史就是洋洋数百万言的千页大部头,里面还满是各种专业名词、地名、人名,让人看得头大不至、十分受挫。
事实上,如果你感觉一门学问千头万绪、无法入手时,很可能就是路走错了。
基于这种思路,我们设想能不能直接从艺术大师入手呢?让我们先跟大师交朋友,然后再学习他们的艺术。
在这套课程中,我们选取了50位最最伟大的艺术大师,里面有用生命做画的梵高,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幅画;还会遇到绘画神童毕加索,据说有一次毕加索家里遭了贼,大家都只看到了一眼贼的长相,于是管家和老毕都把那个贼画了下来。结果,警C却按照管家所画抓住了贼,这很让老毕心受伤……